爱分享
基层检察如何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这曾是摆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检察院面前的一道思考题。2020年以来,溧水区检察院创新构建“网格+检察”模式,推动二者走向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检察机关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交出了这道思考题的溧检答卷。
何为“新”?为何“新”?何以“新”?在溧水检察院的探索下,这条新路径渐渐清晰起来。“检察院将网格和公益诉讼职能结合起来,我觉得思路很好,也很有担当,检察干警走进社区网格为我们群众办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事……”这是在该院举办的“网格+公益诉讼”守护人民美好生活检察开放日活动现场,受邀的人民监督员谈建康如是说。实际上,这场座谈会是一场政法网格员工作的成果展示会,也是“开门纳谏”的意见建议征求会。
溧水检察院将检察公益诉讼职能作为政法网格员工作的切入点,是在多次沉浸式走访调研基础上,征询多方意见建议后提出的工作思路,它进一步激活了政法网格员发现公益诉讼线索的“千里眼”作用,让检察监督从“等米下锅”变为主动出击,破解公益线索发现难题,焕发了检察公益诉讼的生命力。据了解,该院针对政法网格员“进网入格”发现的线索,深入网格对问题窨井盖、非法占道经营、问题共享单车等开展小专项行动,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5件;对隐藏在社区暗角、网格边角的诊疗安全问题,违规提供网络餐饮服务问题,“飞线充电”等民生问题发出检察建议21份,督促问题全面整改到位,在溧水“网格+公益诉讼”正从方方面面守护着群众的美好生活。
“各位村民,根据禁捕工作要求,对违反规定的,除没收渔具、网具等捕捞工具外,还将依法对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一检察部员额检察官沈清慧为石湫街道向阳村村民进行普法,这是该院常态化普法的一个缩影。而之所以宣讲非法捕捞,是因为她在办案中发现,大部分犯罪嫌疑人都是石臼湖附近村民,受“靠水吃水”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捕鱼捕虾是沿袭下来的生活习惯,这种做法并无不妥。“我们会将办案中发现的法律认识误区、社会治理漏洞以及苗头隐患,在第一时间以普法的方式向网格内的居民发出提醒,做到精准防范违法犯罪。”沈清慧说。
除了主动“输出”式普法,常态化开展“点单+接单”式的普法已成为该院的特色。政法网格员“进网入格”后,“零距离”收集社情民意,精准了解法治需求,让普法内容更加务实、有针对性,效果也更为显著,这种良性互动大大提升了普法的质效,让精准普法得以真正落地。据统计,2021年以来,该院先后开展防范“套路贷”、电信诈骗,依法防疫等内容的“点单+接单”式集中普法10余次。
作为涉农基层院,对农村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开展司法救助,防止因案致贫返贫是一项重点工作。该院依托“网格+”工作模式,让办案检察官能够及时发现、调查、核实救助线索,提升了救助效率,做到“雪中送炭”“救急解困”。而在涉农案件中,一部分系邻里纠纷引发,往往事情不大,但后果却比较严重,“法结”很快解开了,“心结”能否一起化解?该院通过“网格+”工作模式将公开听证“搬”进网格,通过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化解当事人双方矛盾,对网格居民起到了以案释法的效果。溧水区石湫街道光明村村民曹某曾是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被害人,通过“家门口”的公开听证,困扰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政法网格员工作能够在溧水开花结果,具有天然优势,网格内人口流动性不强,相对固定,知根知底,当地风土人情、民俗习惯都延续保持得很好,所以在检察履职中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些优势,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下一步,我们会在做实上下硬功夫,坚持能动检察履职实现双赢共赢的预期效果。”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詹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