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分享

21.12.2021  10:01

  

  “我第一次走进庄严的法院,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严肃的庭审,这堂‘法庭里的法治课’让我明白,遇事要冷静,冲动是魔鬼,千万不能干违法的事……”12月17日下午,由江苏省海安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李某聚众斗殴案在海安市法院第一审判庭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庭审结束后,坐在旁听席上的某职业学校高二学生小徐深有感触。

  

  今年3月,刚满18周岁的小李因琐事与他人发生口角后,纠集10多人约对方打架斗殴,其中有多名未成年人,该起事件造成双方多人不同程度受伤,经鉴定,包括小李在内的4人构成轻微伤。斗殴现场多人围观,影响极其恶劣。到案后,小李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在审查起诉阶段,小李自愿认罪认罚,在律师的见证下,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

  

  为发挥该案的警示教育作用,海安市检察院、法院联合学校组织30名学生旁听庭审,并结合庭审开展了一次“沉浸式”法治课。

  “现在开庭”当法官敲下法槌时,旁听席上鸦雀无声。在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阶段,同学们专心致志地观摩每个庭审细节,仔细倾听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审判长法庭教育、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威严、法庭的庄严肃穆。

  “这次聚众斗殴,深究内心的原因,是缺乏理性解决问题的思考,‘逞一时之气’,将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这种思想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我会吸取这次教训,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法律知识,不会再做违法的事了。希望同学们以我为戒,遵纪守法,不犯这样的错误……”最后陈述阶段,被告人小李对自己的行为充满了无限悔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随后的休庭评议期间,公诉人马静以《聚众斗殴:一个互相“成就”的犯罪》为题,给现场的同学们上了一堂“法治微课”,她结合本案以及其他多个典型案例,从什么是聚众斗殴、聚众斗殴的法律规定、如何避免聚众斗殴悲剧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和系统阐述。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80%以上的参与者参加斗殴时不知道为什么要打架,甚至不知道是为谁去打架,90%以上的参与者和打架的起因毫无关系,纯粹是为别人出头或者别人喊了就去了……”马静结合多年的办案实践语重心长地说道,告诫同学们遇事要理性,解决问题要靠法律而不是拳头。

  20分钟的“法治微课”结束后,法官当庭宣判,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最终对小李适用缓刑,希望他能够抓住机会改过自新。

  “缓刑是什么意思”“缓刑是不是就表示自由了?”“缓刑对小李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走出法庭后,意犹未尽的同学们追着马静,询问内心的疑惑,马静耐心解答了他们的疑问,同学们表示这堂“沉浸式”的法治课太深刻了,纷纷竖起大拇指,为这堂课,更为检察官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