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客串热线话务员 “12345”热线每日接2000个电话

27.12.2015  13:40

  

  市民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热线接听

  召开座谈会,倾听市民意见建议

  工作人员给市民讲解12345热线的工作流程

  市民正在体验热线接听

  首席记者朱雪芬摄影王小兵

  “我乘公交车时丢了钱包怎么办?”“路边的车位被占了,该找谁管?”……遇上类似的问题,很多市民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拨打“12345”热线。但是,“12345”热线是怎么工作的?市民反映的事情又是怎么处理的?这并不是人人都清楚。昨天,“12345”热线举办“市民开放日”,邀请20多位市民代表走进便民服务中心参观,并“客串”了一回话务员,亲身体验整个工作流程。

  市民“客串”热线话务员

  昨天下午1点半,在“12345”热线的话务区内,20多位市民代表聚在一起,认真地听话务员讲解接听热线的规范和流程。随后,市民代表们坐进了话务席,他们要当一回特殊的话务员。

  “我在南京考的驾照,现在人在苏州工作,驾照怎么转过来?”“我刚才从火车站上了出租车,下车时把行李忘在后备箱了,怎么办?”市民吴伟明一戴上耳机,就连着接到了两个求助电话。该怎么处理?只见一旁的热线话务员熟练地记录着求助内容,同时根据市民的诉求,联系不同的部门或给出相应的指导。很快,两个求助电话都得到了及时的解决,这让吴伟明佩服不已。

  “我打过好几次12345热线,反映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这次来就是想看看是如何处理的。”市民沈九届告诉记者,通过这次体验,他有了一个感受,“12345”热线就像一座桥梁,帮市民和部门之间传递信息,但是处理问题需要一个流程,并非一打电话就马上能解决,大家应该理解。

  苏州市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周旭东表示,举行市民开放日活动,敞开大门把群众请进来,让群众体验热线工作,就是为了增进理解,消除“距离感”与“神秘感”,同时也便于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今年话务量将超59万件

  2005年4月19日,12345便民服务中心开始试运行,该平台的初衷是在政府部门与百姓之间搭建“连心桥”。当时,“12345”仅仅只是一部热线电话,一年受理的诉求是39759件。然而,第二年的诉求受理量就增长到了13万件,接下来几年,几乎每年都在成倍增长。今年1至11月,已受理有效服务需求53万件,预计全年受理量将突破59万件。平均下来,“12345”热线每日接入电话接近2000个。

  10年来,“12345”热线逐步扩容。2005年成立之初,成员单位为13家,目前中心已与36个二级部门、20个三级单位,以及4市、6区平台建立了工作网络。不仅承担着“政风行风热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专线”、“12319”建设事业服务热线、“12356”人口计生阳光服务热线,“苏州市党员服务热线”,“老干部电子保姆应急服务热线”等热线功能,还与包括“110”公安、“12301”旅游、“12315”工商、“12320”卫生、“12369”环保、“12348”法律援助、“12358”物价、“95598”供电、“65111515”供水、“80680001”燃气等20多条服务热线随时联动,充分发挥“12345”平台资源整合的优势,为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如今,除了传统的来电、来信、来访、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外,市民还可以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等途径与“12345”热线保持畅通沟通。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