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推“未成年妈妈”不法平台要彻查

04.04.2018  21:52

        近年来,短视频与直播平台不断被曝出低俗、色情、造假等乱象,记者长期调查发现,这些平台内还隐藏有一个混乱的少年儿童交往圈。恋爱、怀孕、生子……这些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的禁忌,都被轻易打破。其中许多行为,不仅是对伦理道德的无视,甚至触碰了法律的底线。(4月1日央视新闻)

  在一些短视频与直播平台上,早恋早婚和低龄生子甚至成了时髦,原因就在于这样的“时髦”能带来更大的关注。比如在某网站,“14岁早恋生下儿子”“全网最小二胎妈妈”的视频均有三四十万次的播放量。一名低龄生子的女主播与孩子的父亲在快手上拥有4500万粉丝,他们晒孩子的一次直播就有280万次点赞。

  “未成年妈妈”能够吸聚大批流量,有几点原因:一是平台的推荐。现在很多平台都采取机器把关推荐账号发布的内容,越多人感兴趣,获得推荐次数就越多,而平台推荐越多,用户看到的也越多;二是很多用户都未成年,“未成年妈妈”涉及早恋、早婚等问题,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对这些更敏感,也更为关注;三是“未成年妈妈”迎合了少数人的猎奇心态和窥探欲望。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也强调:“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因此,低龄生子既有违伦理道德,还涉嫌严重违法。然而,这类视频在一些平台却备受关注和推崇,将其放在重要、醒目位置反复推荐,给用户造成误导,以为此类现象很正常、很普遍。如果青少年受到这些“网红榜样”的影响,错把早恋早婚当成时髦,后果不堪设想。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未成年妈妈”成网红、未成年人直播裸体出镜等直播低俗化现象在一些网络平台上较为普遍,一直没能得到根治,折射出涉事网络平台的严重失职及相关部门的监管缺位。当下,亟待加强对平台管理者的监管,督促其履行好自身责任,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不法平台的惩戒力度。网络平台不是法外之地,不能为了流量而罔顾职业伦理、法律法规及自身应负的社会责任,对于不择手段的平台就该彻底整治,绝不手软,还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