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编外主任”热心奉献社区 葑门街道居民志愿者 为社服中心干实事

12.03.2015  10:45

      今年1月底,葑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该中心面积达2000平方米,包括便民服务、日间照料、文化活动等功能,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不过,新运行的社区服务中心摊子大、服务项目多,日常管理压力可谓不小。但令人欣喜的是,“开张”才一个多月,该中心所在的里河社区就有不少居民志愿者主动当起“编外主任”,承担起社区环境布置、日常保洁等方面的工作。

      瓜子壳乱扔,公共物品损坏,随意携带宠物入内……这是葑门街道社服中心“玉兰茶馆”在刚开张时曾遇上的一个个难题。免费开放的茶馆是供辖区居民进行文娱活动的好去处,为了方便周边的遛鸟爱好者,茶馆还特意增加了挂鸟笼的设施,但“人气”旺了,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为此,里河社区的志愿者李根媛和王佩云两位阿姨主动请缨,买来了扫帚、簸箕等工具,轮流值班,义务承担起打扫茶馆卫生的工作。在她们的带动下,不少居民也开始主动帮忙清扫,茶室的环境越来越好了。

      在老年人休息室,社区志愿者王坤柏利用自己书画小组长的身份,和组员一同绘制了十余幅作品,用于环境布置。不论是8米的花鸟山水,还是养生小品,都表达了老年人的健康情趣。而从创作到安装,都由书画小组的志愿者们一起完成。

      现在,每天去葑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报到”的志愿者已超过了十人。他们被社区工作者亲切地称为“编外主任”。大家义务巡逻,整治卫生死角,定期上门服务空巢老人,当好“老娘舅”调解邻里纠纷……“志愿服务让居民的自治意识、文明素养得到了提高,让我这个‘小巷总理’喜在心里。”里河社区党委书记张网林说。据悉,今年,该社区还将对这些“编外主任”进行星级表彰,同时将优秀典型事迹制作成微电影,以此更好地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