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张耀华:西洋湖伏击战中曾缴获天皇慰问品

08.08.2015  02:12

  南京江宁区淳化街道有个耀华社区,其前身是“耀华乡”。专家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南京唯一一处以抗日烈士的名字命名的地名,纪念的是1944年在这里牺牲的张耀华烈士。

  日前,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记者和3位小记者一起,在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青年抗战史学者胡卓然的带领下,探访张耀华烈士墓,了解烈士英勇的战斗事迹。

  在江宁东大门,狠狠打击日伪军

  张耀华烈士墓位于淳化街道耀华社区一处农业生态园旁,已被公布为江宁区不可移动文物。寻访当天气温很高,但小记者们丝毫不怕热,认真地听专家介绍张耀华烈士的事迹。

  胡卓然介绍,张耀华是江苏洪泽人,生于1915年,家境贫寒;从13岁起,他就带着弟弟妹妹讨饭,流落在南京一带。1937年南京沦陷,张耀华听说抗日的新四军到了江北,就赶到江北参加了新四军。

  在新四军队伍里,张耀华工作积极,战斗勇敢,不久升任排长。后来,随着部队的调遣,他又被派到江宁县赤山区负责地方武装工作。

  赤山位于江宁与句容交界处,因为山上的土石呈现赤红色得名。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江宁东大门的赤山一带,一直是敌后军民和日伪军展开斗争的战场。

  1940年5月,新四军在赤山伏击日军打了个胜仗,一举开辟了赤山地区抗日的大好局面。1941年江宁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赤山地区成为抗日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抗日政权建设、对敌武装斗争如火如荼开展了起来。

  胡卓然说,张耀华担任的是赤山区军事股股长,他也是牺牲在赤山的诸多英烈的代表人物之一。

  西洋湖伏击战,缴获天皇慰问品

  张耀华作战勇敢,有勇有谋,他领导赤山区大队民兵,配合新四军和县武装力量,割敌人电线,破坏公路桥梁,搞情报,抓汉奸,还多次组织突袭,狠狠打击敌人。

  “张耀华参加的那么多战斗中,以1943年8月的湖熟西洋湖伏击战最为出名。”胡卓然介绍,1943年8月,赤山抗日武装得到情报,伪军一个营将护送日本天皇慰问品经过西洋湖村。江宁县军事科长朱之生立刻带着张耀华等人,到西洋湖观察了地形,确定了伏击地点。

  随后,张耀华带着赤山区大队的战士们,配合新四军四十六团一个连和江宁县警卫连,冒着大雨,赶到伏击地点。等伪军开到,埋伏在公路旁山坡树丛中的战士们发动袭击,机枪喷出火舌,手榴弹抛向敌人,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狼狈逃窜。这次伏击,共缴获机枪3挺,步枪近百支,活捉了几十个伪军。日本天皇犒劳侵华日军的慰问品也全部被缴获。

  胡村遇袭,掩护战友英勇牺牲

  胡卓然介绍,张耀华还是一位关心群众的好干部,经常帮助驻地的农民兄弟干活。老百姓为此传唱:“耀华大叔爱人民,同心去打鬼子兵”。

  1944年4月6日,赤山区区长金昔明、军事股长张耀华率领20余名战士,在索墅以南、湖熟以东的胡村宿营。由于叛徒告密,4月7日下午,日伪军百余人突然包围了胡村。敌众我寡的局面下,张耀华高喊:“我来掩护!事情紧急,你们快走,不要管我!”断后掩护的张耀华,在激战中打死1名日军后,不幸被敌军机枪击中而牺牲。

  胡卓然说,张耀华就安葬在他牺牲的地方,他的英名也被“镌刻”在南京的土地上。1949年江宁解放后,人民政府在烈士战斗和牺牲的地方设置了耀华乡。耀华乡后来历经耀华生产大队、耀华行政村、耀华社区的演变,但“耀华”两字一直没变,张耀华也一直被江宁人民所铭记。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