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形:“炎黄”27年隐姓埋名行善的心路历程

30.12.2014  21:13

  中国江苏网12月30日讯 因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解开延续27年的身份之谜,“炎黄”张纪清对此根本没有预料到。

  在江阴花园新村70平方米的老公寓内再次见到他时,老人对于最近这段日子的变化依然有些“无奈”。按张纪清原来的设想,这个秘密是打算保守一辈子的,连最亲近的子女都不会透露。

  这份“神秘”,却引发了社会持续多年的关注。人们在钦敬和感佩中一次次找寻“炎黄”,一批批好人群体在“炎黄精神”感召下不断出现。涌动着的公益力量呼应了张纪清老人做好事的初衷——“我要的不是名,是心!”

   极尽各种法子“潜伏”,不愿以恩人自居

  一本老相册里夹着一沓微微泛黄的汇款单,一眼扫过去都是“炎黄”和“黄炎民”的署名。“之所以化名‘炎黄’,很简单,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助人为乐、济贫帮困是传统美德。”张纪清一边整理相册一边说。

  这些年来总共捐了多少钱?对外,张纪清避而不提。老伴黄琴芬悄悄告诉记者,丈夫会计出身,每一张汇款单都好好地保存着。

  1987年“七一”前夕,“炎黄”最早一笔汇款寄到了祝塘镇敬老院,汇款地址是无锡市汉昌路1439号。1000元在那时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一个城镇职工全年的收入。当时的宣传干事徐向东看到这张汇款单时,就意识到这件事情不简单,决定要去找这个名叫“炎黄”的好心人。可当他赶到无锡市汉昌路,却懵了:汉昌路根本没有1439号。

  几乎每年,祝塘镇都会收到“炎黄”的汇款,地址却是五花八门,有上海虬江路760号、无锡黄泥桥13号、无锡市荷叶新村34号、无锡市广丰三村38号……镇里每一次充满希望地寻找,甚至还找到经办的邮政所工作人员,并根据口述的形象让画家画肖像来比照寻找,但依然失望而归。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我比余则成潜伏得还深吧。”张纪清开玩笑地说。他告诉记者,他可是想尽了各种招数来隐藏自己,除了捏造地址,就连写字的笔迹,都变着法子换来换去。

  神秘爱心故事的持续发酵,引发了极大关注。22年前,本报以《寻找炎黄》为题报道了“炎黄”的感人事迹,本地媒体还发起一场寻找“炎黄”的社会行动。其间,“炎黄”用公用电话联系过江阴当地媒体,还用化名写了一封信,称他只是普通人,做了应该做的事,大家的好意他知道,但希望大家不要再继续找寻他。

  “搭把手的事,为什么要让人找到呢?!”张纪清不愿以恩人自居,他觉得那样反而给受助者和自己带来心理负担。关于“炎黄”,他甚至连家人都没告诉,老伴还是在帮他洗衣服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张写有“炎黄”的存单,才知道这一秘密。直到现在,他的家人才明白:因为工作关系,张纪清经常出差,闲时也常独自出游,原来每次出门都是在“踩点”,确保自己捐出的钱物能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那些年,从河南桐柏到山东沂蒙再到安徽金寨,革命老区、偏远贫困地区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帮人很简单,有时就是“搭把手”而已

  在张纪清的家人看来,帮助别人已成了他生活中见多不怪的事。因为水性好,年轻时张纪清就是祝塘镇大宅浜河边上的“义务救生员”,一年到头,总能从河里救起三五个落水者;给中西部贫困地区学生汇款之余,他时常会准备些包裹,包裹里不仅有衣服和文具,有时还会顺带夹些零花钱……

  上世纪70年代,外出跑供销的张纪清在旅馆中偶遇瘸着腿的“阿毛”。打听下来得知,“阿毛”来自浙江嵊泗县嵊山镇,家里条件十分艰苦,此次出来是想去上海看风湿性关节炎,但到哪家医院看,根本毫无头绪。“我老家有一位治这个很有名的老中医,你若信得过我,跟我回去一趟。”就这样,张纪清把“阿毛”带回祝塘,待病情好转后才返回浙江。

  往事在张纪清脑中沉淀,本来已封存在记忆深处——长久以来,但凡涉及到受助者状况的,他一向三缄其口,不愿多谈。即便是记者百般追问,他也只肯对一些过去已久、确定不会对受助者有任何影响的事说上一两句。“‘人’字只有两笔,但少一笔就倒了,做人和帮人也是如此。不能因为我做了这点小事而到处宣扬。整天摆在心里、挂在嘴边那得多累?”

  在家人的印象里,张纪清常说的一句话是:“做人很简单,帮人也不复杂,有时就是‘搭把手’而已。”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从上海回无锡的张纪清出了火车站就瞧见一个小姑娘孤零零地站着,一打听是从内蒙古赤峰来无锡外婆家的,不知怎的舅舅没来接。张纪清先是陪她去了附近的电话局去发电报,后来转念一想,小女孩孤身一人不安全,索性好事做到底吧。当时已是中午时分,顾不上吃饭,他根据小姑娘对外婆家的模糊记忆,一路公交再转车,终于将人安全送达。

   不习惯被关注,于人于己少些负担

  “炎黄”身份曝光后,很多人大跌眼镜。“老张平时烟不抽、酒不喝,是个很节俭的人,没想到这么舍得在做善事上花钱,让人敬佩!”原祝塘镇敬老院院长吴军政十分惊讶,“找了这么多年,原来他就在我身边啊!”

  64岁的祝塘镇退休教师丁道昌,受到江阴“炎黄”精神的感召,曾7次远赴宁夏希望小学支教。他与张纪清深交了40多年,惊悉“炎黄”就是老友,第一时间赶到张纪清家中,两人见面相视一笑:“你可好,这么多年瞒得这么紧。”

  “这么多年来默默无闻惯了,甚至风言风语、冷言冷语也是常有的事,现在这样反而有些不适应。”张纪清坦言,这也是他“潜伏”的另一重考虑,给自己一个平静的空间,让自己心无旁骛地做这些事。

  20多年前,张纪清路上将一位车祸受伤的人送医院抢救,然而因为伤势过重,保了命却成了“植物人”。家属没说什么,却有旁人调侃老张“多管闲事办了坏事”,让那家人多了几十年的负担。

  这让张纪清颇为感慨:“搭把手”说说简单,也需要有强大的心理、坚韧的毅力。

  过了一段时间,又让张纪清碰到了一位骑三轮车受伤倒地的妇女。他没有一丝犹豫,冲了过去扶人。听到围观的人说,这人大约是谁家的亲戚,张纪清立马转身跑去报信,因为送医院及时,很快脱离危险。

  “可能像我这样,在有些人眼里,北方话讲是‘傻子’,上海话讲是‘憨徒’,可是我想这个社会需要一点这样的‘傻子’。”多年来,张纪清始终没有改变这一想法。“和那些数百上千亿捐给慈善事业的人比起来,我的钱微不足道。但做慈善不在于数额在于行动,我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参与进来。”

  如今,几十年的潜伏“栽”在了张家港,张纪清直言平静生活被打破,就连出去吃碗面都“不安稳”。这绝非他的本意,如果可以的话,他是想就这么一直潜伏下去,默默地当一名“傻子”。

  还会像以前一样低调行善吗?他说:“我得冷静一段时间再来想接下来的事该怎么做。”话虽如此,张纪清仍然在前不久一个周日的下午悄然来到祝塘养老服务中心,把当地政府给他的5000元慰问金悉数转赠敬老院。在公益之路上,74岁的他仍在“马不停蹄”。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