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总五个“依法保障”确保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05.01.2015  12:14

本网讯   灌南县总工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用法制思维履行职责,用法制方式依法治会,五个依法保障确保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依法保障职工民主权益。 积极对全县37家规模企业及事业单位开展工会组织建设情况、签订集体合同、工资专项合同、建立职代会制度等7个方面问题进行督导检查。大力推行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新增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2家。按照《灌南县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三年规划》要求,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宣传月”活动,召开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会议2次,举办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培训班一期30人,培育汤沟两相和、汽车运输公司工资集体协商典型案例2个。

依法保障职工经济权益。 在餐饮、化工、食用菌等行业推行“工龄工资”制度的基础上,着重在机械、纺织等行业推行此做法。2014年,全县依法新签、续签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协议、女职工专项协议67份,行业合同5份覆盖企业290家、区域合同11份覆盖企业390家。

依法保障职工安康权益。 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劳动安全卫生“要约”行动,联合县安监局等单位在县人民广场举办“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累计发放工会劳动保护手册、安全生产知识问答等资料2000余份。全县共组织322家企事业单位涉及1.5万多名职工参与“安康杯”竞赛活动,开展企业职工安全知识培训1万余人,全县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合同26份,创建县级安全合格班组13个。在化工园区推行ZG3520劳保新体系的基础上,今年已向机械等行业企业进行推广。

依法保障职工生存权益。 联合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定向式技能培训,全年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培训634人,职业介绍421人,劳务输出730人。按照面对面、心贴心服务群众“七个一”活动要求,机关党员干部共结对困难职工51人、挂钩企业13家、资助困难学生80名。按照省、市总开展帮扶工作规范化建设要求,积极做好困难职工帮扶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台账整理工作。“两节”期间,会同全县各级党政慰问困难及特困职工1239人,发放救助金达50多万元,救助职工资金全部实行现场实名制发放。组织26名一线职工参加市总“劳动最光荣”疗休养。积极做好对全县327户特困职工证的核发工作。

依法保障职工法律权益。 大力开展维权听证制,根据职工案例的性质不同,联合县法制办、人社以及工会特邀调解员对2家企业因职工工伤事故、矛盾纠纷实施了维权听证。对乡镇、系统、园区及规模企业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举办“六五”职工普法、劳动法律监督员培训班2期,涉及培训人员300余人。构筑“三三三”预警机制,提升农民工欠薪防控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目前,全县已形成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用工行为的“一户一卡、一网一册、动态监控”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全面推动早部署、早介入、早落实“三早联动”,工资支付保证金、政府应急周转金、投诉举报奖励金“三金并用”,以及权益告知、约谈与日常检查、工程竣工验收前工资公告“三项制度”的农民工欠薪“三三三”预警机制体系建设。 (花红斌)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