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铁军”精神力推跨越崛起

22.03.2016  11:12

  迈上新台阶 建设新江苏

  新华报业网讯 3月2日,天刚蒙蒙亮,附近村民多半还沉浸在梦乡中,灌云县实训基地内却龙腾虎跃、热气腾腾,一队队身穿迷彩服的“战士”在教官的指挥下,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地进行操练,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是部队在这里训练。

  1月28日以来,灌云县1000多名党员干部开始分批军训,即使是在-10℃的严寒天气也正常进行。灌云县为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对全县50岁以下、身体健康的各级干部和公务员进行分期分批、封闭式集中军训,开展了多年没有的集中军训与党员干部冬训相融合的转作风“课程”。“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成为每期军训的第一课。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推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崛起,既需要科学理念的引领,又需要有军人气概、军人意志、军人作风的党员干部来担当。”灌云县委书记左军说。“服务地方发展,干部转作风,我们需要干部队伍有拉得出、打得响,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军人气概和顽强作风。

  军训要训出军人的范。驻灌部队选派了素质过硬的军事骨干担任教官,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县人武部密切协作,精心组织,严格按照军事训练条例推进实施。

  南岗乡军训的第一天,气温达-14.5℃,参训的100名党员干部无一缺席,在寒冷的天气下一丝不苟地坚持训练每个动作。乡党委组织委员黄宁说:“那么冷的天气,命令一下,迅速集结,站军姿、练队列,一训就是几个钟头,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在实训基地,团县委书记陆叶对记者坦言:“早上6:00起床,6:15早操,穿衣、洗漱必须掐准时间,还有让我们不习惯的是吃饭时间固定,不能早、不能晚,动作要一致,还不能像平时那样边吃边聊,剩饭行为更要受到批评。在这里没有领导,只有士兵,真正体会到了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含义。

  查铺查哨每夜不少于两次,集合站队不超过5分钟,出入宿舍、餐厅、教室以班为单位整齐带入带出。被人“呼来唤去”,干部们心里堵不堵?“不论职务高低,不论来自哪里,都要摆正位置,我们进军营,练的就是作风。”伊山镇党委书记徐伟明也说累,“不过军训是磨砺人的意志力、强化纪律性、增强执行力的有效举措,这样的训练每年都应搞,应该坚持”。

  “军训是有生以来最难以忘怀的一次磨练,不仅使我对军人有了更新的认识,更使我的思想、精神、作风有了一个脱胎换骨式的升华。”县发改委主任刘海洋在军训心得体会中剖析道。

  严格军训,瞄准的是干部作风的转变。在灌云投资的山东客商庞学森,春节长假还没过完就收获了一份惊喜:“真想不到,大年初五灌云的同志就送来了项目开工的各项手续,灌云人这种‘保姆式’的服务真的让我感动。

  3月,春寒料峭,宏观经济环境更是让每个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感到压力,而在灌云发改委翻看项目投资情况,一股热潮扑面而来。春节前后,投资141亿元的柯杰石化、投资15亿元的下车新城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投资15.8亿元的森柏油脂、投资10亿元的冠森木业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实施。

  灌云县行政服务中心在闹市区,走进大厅可以看到,办理事项的群众和客商络绎不绝,各个服务窗口紧张忙碌、秩序井然,工作人员态度热情,效率快捷。一位办理新农合报销手续的群众告诉记者:“一进来,就有人微笑上前主动把我带到窗口,不到几分钟就办好。

  灌云县委、县政府在军训和冬训时要求:群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要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哪里困难矛盾多,党员干部就盯在哪里。走出“军营”后,灌云的转作风正在新的平台上推进。

  本报记者程长春 本报通讯员孙国华吴淑杰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