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夏粮收购呈现八个新特点

23.06.2015  13:17

灌云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77万亩,小麦总体长势良好。全县小麦于6月5日开镰收割,日前正值收获高峰。预测单产425公斤、总产32.7万吨,粮食商品量23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40公斤、3.6万吨、2万吨。

县政府于6月5日召开了全县收购工作会议,对今年夏粮收购工作作了全面部署。6月13日,国有粮食企业陆续开磅收购。目前,全县12家小麦最低收购价委托收储库点,均已启动收购。目前,已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16330吨,其中二等11171吨,三等5159吨。全县夏粮收购工作,呈现8个特点:

一是粮食质量好。我县夏粮质量好于周边,外来抢购较往年有所增多。从目前所收购的小麦质量看,水分都在13.5%以内,容重在760-770克/升左右,目前,我们收购的1.2万多吨小麦中,三分之二为二等左右小麦,三分之一为三等左右小麦。全县小麦没有发现赤霉病和芽麦,质量明显好于周边地区。外来收购粮食现象较往年增多,不少是我省苏南和浙江福建等地来我县收粮,收购价格低于托市价,一般在1.16-1.17左右。

二是夏粮收购资金供应好。在托市收购开磅前,铺底资金就全部拨付到位,所以无“打白条”现象。

三是政策宣传好。收购前,通过给种粮农民一封信的方式,向广大农民面对面宣传《2015年小麦收购最低价执行预案》政策标准,帮助农民把握政策,熟悉标准,告知农民如何把握时机,如何科学储粮,如何多卖好价钱。

四是价格把握好。全县粮食系统树立“一盘棋”,收购价格按质量统一标准,杜绝了抬级抬价、压级压价现象。

五是包保责任落实好。从县局到购销公司,到各委托库点,层层建立包保责任。局领导分片指导,机关人员“一对一”包保,包保人员对执行收购政策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小麦托市收购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并进行了集中培训。

六是收购政策执行好。在购销经营中牢固树立诚信服务意识,及时与农民沟通市场供应信息和价格变化情况,引导他们适时售粮。督促各委托收储库点完善粮食收购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粮食收购公示制度,严格执行粮食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严格粮食检化验技术要求,科学检验粮食杂质、水份等指标,严禁随意感观检验,确保不压级压价,不抬级抬价,切实维护售粮农民利益。加强与农发行的联系和沟通。确保收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按照“一手交粮,一手交钱”的原则,绝不向农民“打白条”。严格国家粮食质量标准,规范粮食质量增减量程序和检化验制度,做到不压级压价、不抬级抬价和不坑农害农,让利于农民。积极为粮食经纪人提供优质服务,对售粮大户实行预约收购、上门收购。

七是启用收购信息化系统。本次12个委托收购库点,其中有7个为去年危仓老库维修库点,目前均已使用收购信息化系统。

八是市场监管好。县政府成立了粮食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县长张家炯任组长。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县粮食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6月5日全县夏粮收购工作会议召开后,粮食、市场监督管理、公安、交通运输、物价、商务等六部门就采取积极措施,认真做好今年夏粮收购粮食执法专项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从6月13日开始启动夏粮收购专项监督检查,6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8人。截止2015年6月17日,共检查收购主体53家,发放整改通知书8份,收缴地磅表头5个,暂扣船只3艘,涉及粮食1500吨。(灌云县粮食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