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日志| 整治“潜入地下”的公款吃喝 谨防重蹈“59岁现象”覆辙

24.07.2017  10:03

  [媒体关注]

  新华社:强监管和反腐败是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金融腐败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令市场无法有效发挥配置金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这种“反作用”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打击难度大,对国家金融安全造成的危害也大。

  防止金融腐败,特别要强化对重要权力部门、关键环节和敏感岗位的监督制约。银监会21日出台公私分开和履职回避制度,明确提出不得利用监管权力设租寻租,不得超越监管权力干预插手,不得借助监管权力获取私利,不得违反监管工作纪律办私事等。

  做好金融工作,要持续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要建好金融系统领导班子,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从制度上预防监管履职中可能产生的腐败问题和道德风险,筑牢公私分开“防火墙”,打好公正履职“防疫针”。

  (本文有删减,全文见 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7/23/c_1121365905.htm

  中国纪检监察报:“套路”把他牢牢“套住

  “咱这儿也出过县委书记呢!”在安徽省天长市万寿镇闫尖村,提到张有志,乡亲们都曾引以为豪。

  然而,在59岁这一年,接近退休的张有志,却倒在了一个“”字上。昔日的荣光散去,他成了一个被人戳脊梁骨的腐败分子。

  2015年春,安徽省委巡视组发现了滁州市委原副秘书长、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原书记张有志严重违纪问题的线索,迅速将有关情况交由滁州市纪委审查。2015年9月,张有志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张有志,有一个讲“诚信”、讲“义气”的名声,因为他腐败讲“套路”:收钱办事,办不成事退钱;对熟人请托的事能办尽量办,能不收好处的尽量不收。可尽管如此,他还是倒在了自己的贪欲中。

  (本文有删减,全文见 http://csr.mos.gov.cn/content/2017-07/23/content_52060.htm

  中国纪检监察报:整治“潜入地下”的公款吃喝

  近日,广东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整治潜入地下公款吃喝工作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潜入地下公款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通过进一步规范公务活动支出,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力度,遏制由地上转入地下、由公开转为隐秘的公款吃喝行为。

  广东省出台此规定有其现实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把治理公款吃喝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着力点,狠刹违规公款吃喝歪风,形成压倒性态势。但是,在高压震慑之下,个别党员干部不但没有迷途知返,反而为公款吃喝穿上“隐身衣”,想尽办法规避检查。这些“潜入地下”的公款吃喝行为,值得警惕。

  (本文有删减,全文见 http://csr.mos.gov.cn/content/2017-07/24/content_52089.htm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银监会出台公私分开和履职回避制度预防监管腐败

  近日,银监会印发《关于银监会系统工作人员在监管履职中严格实行公私分开的意见》和《银监会系统工作人员履职回避办法(试行)》,从制度上预防监管履职中可能产生的腐败问题和道德风险,筑牢公私分开“防火墙”,打好公正履职“防疫针”。

  严格实行公私分开的意见从坚持“公权运用的廉洁性”、“公务处理的规范性”、“公财使用的合规性”三个方面,列出九类负面清单。在坚持公权运用的廉洁性方面,要求不得利用监管权力设租寻租,不得超越监管权力干预插手,不得借助监管权力获取私利;在坚持公务处理的规范性方面,要求不得利用监管工作渠道办私事,不得利用监管工作信息办私事,不得违反监管工作纪律办私事;在坚持公财使用的合规性方面,要求不得违规使用监管保障设备设施,不得让被监管机构承担无关费用,不得占用监管资源供个人支配。

  (本文有删减,全文见 http://news.jcrb.com/jxsw/201707/t20170723_1779019.html

  央广网:拒绝微腐败,需要大“定力

  反腐高压之下,微腐败为何仍屡打不绝?这与少数基层干部的权力意识息息相关。他们始终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在惠农补贴、危房改造、征地拆迁等领域,无中生有、以假乱真、以少充多、虚列虚增,充分利用手中管审批、管项目、管资金的权力,雁过拔毛,蚂蚁搬家。教体局校产办干部每采购一本练习簿要5厘钱“好处费”;财政所副所长截惠民资金6万多次,最少资金一笔才两毛七……,这些看似微小的腐败,背后反映出的是权力观的扭曲。

  蝇贪成群,其害如虎。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央“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从未有过丝毫动摇,不可存任何侥幸。同时,更应该懂得珍视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从内心树立起强大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抵腐定力”。

  (本文有删减,全文见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707/t20170724_16196360.htm

  中国网:谨防重蹈“59岁现象”覆辙

  “咱这儿也出过县委书记呢!”在安徽省天长市万寿镇闫尖村,提到张有志,乡亲们都曾引以为豪。然而,在59岁这一年,接近退休的张有志,却倒在了一个“”字上。昔日的荣光散去,他成了一个被人戳脊梁骨的腐败分子。

  为官有风险,善始易、善终难。张有志走上腐败不归路,再次敲响了警惕“59岁现象”的钟声,也再次警醒着心存侥幸的官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不管套路再深、手段再隐蔽,在党纪国法面前都无处遁形。

  “为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即使临近退休,为民初心不能忘、党性修养也不能丢。因而,党员干部要慎独慎微、慎始敬终,常怀“赶考”意识、常修为官之德,恪守党纪国法、不越廉洁底线,切勿重蹈“59岁现象”覆辙。(袁华)

  (本文有删减,全文见 http://media.china.com.cn/cmsp/2017-07-23/109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