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智慧追逃没有“灯下黑”

19.04.2016  09:49

  2000年5月,杨殿友因轻度中风申请取保候审获准,并在妻子陪同下到上海看病。几位探访朋友无意讲起,像这种案件,只要能外出躲一段时间就没事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4个月后,杨殿友的病情大为好转,此刻的他想到了“潜逃”。他最初躲藏在上海。几年后,他打听到滨海县检察院检察长、反贪局局长都换过几任了,也许他这个小人物早已不在反贪局的视线了。“最危险的地方才最安全”,杨殿友想到了“灯下黑”,于是于2009年潜逃回了滨海。

  回到滨海后,杨殿友用假名在县城一个新开发的小区找了一份保安工作,但在发现小区新住户中有先前办过他案件的检察干警后,他害怕了,连忙辞职,又到离检察院较远的一个小区找了份保安工作,打算就这样隐姓埋名下去。

  殊不知,他潜逃的这些年,滨海县检察院一直没有放弃对他的追逃。

  2014年“天网”行动开始后,滨海县检察院抓紧了对杨殿友的追逃。经过初步排查,该院了解到杨殿友的儿子杨某有一辆私家车,他时常短暂外出,但时间相对固定。该院根据上述信息判定,杨殿友可能回来了。该院遂调整追逃思路,把突破口放在杨某身上,希望顺着杨某这个“”,摸到杨殿友这个“”。

  反贪干警迅速调取三年来杨某的车辆行驶监控,发现有一个头发花白的人多次坐在杨某车辆的副驾驶座位上,双方举止很亲切。承办杨殿友案件的检察官初步认定这个人就是杨殿友。与此同时,办案干警经过技术分析发现杨某的通话记录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号码设置的是呼叫转移。经过反复侦查,排除杨某无其他异常交友情况后,检察机关果断锁定了这个电话号码。

  该院安排一名干警以打麻将为借口拨打这个电话,对方是一名中老年男性的口音,这更加坚定了办案干警的猜测。几天后,再次安排这位干警拨打这个电话,邀请打麻将,对方不耐烦地称自己不是要找的“麻友”。这位干警故意纠缠几句,杨殿友脱口说出自己是“杨殿友”。这个意外的收获让办案干警喜出望外。

  经过进一步侦查,该院锁定杨殿友就在滨海县城翰林苑小区。

  2015年1月12日晚上11时许,翰林苑小区值班室来了3位不速之客,其中一人向年轻保安询问小区一名住户的情况,另外两个人慢慢地向年纪大的保安靠近,那位老保安警觉地站了起来。

  “杨殿友?”突然,来人冷不丁地说。

  “啊,怎么了?”杨殿友有些诧异地看着来人,他马上反应过来,有些慌乱地说:“我不是杨殿友!

  “你就不要编故事了吧?”来人冷峻的目光盯着老保安。

  “你们是检察院的?”老保安惊慌地看着面前的3个人。

  “15年的追逃路该结束了!”3名来客出示了工作证件。

  老保安低下了头:“是啊,我也不用东躲西藏了!

  归案后,杨殿友对当年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说:“如果不潜逃的话,我如今已经是自由身,现在59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看到铁窗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