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探索村级工会组建“一总五会”

06.01.2015  13:39

近日,滨海县总工会出台《关于村级工会组建“一总五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村级工会组织建设体制创新,将原村级工会升格为村级总工会,根据村庄座落,从事产业、村民年龄结构、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建立五个工会组织,改变原村(居)工会工作量大,职工活动难开展,维权工作难到位的现象,把工会组织建设延伸到农村每一个角落,使工会组织为农民工服务实现零遗漏。

一是按自然村庄组建村庄工会。《意见》指出,全县共有196个行政村,36个居委会,每个村或居委会职工人数一般都达2500—3000人以上,村(居)工会组织职工活动难,其他工作也做不到位。改革农村村(居)工会组织建设体制势在必行。按自然村庄一般职工人数在100—150人左右建立工会组织,有利于方便职工就近活动,也有利于职工熟悉情况,选举产生职工满意的工会主席。同时,工会组织也能改变原来“煮夹生饭”的现象,为职工提供精准服务。

二是按相同行业组建行业工会。《意见》要求,对全县农民工从事养殖业(养鱼、养蟹、养虾、养猪、养羊、养牛)等;种植业(种粮、种棉、种果、种药材或其他经济作物)等;加工业(加工粮食、加工饲料或加工其他农产品)等;运输业(长途运输、短途运输)等。按照相同产业、规模较大的产业主可单独建立工会组织,规模较小的可联合建立工会组织。由工会组织为农民工提供良种、结构调整、合理土地流转、技术培训、劳动互助、经济信息共享等服务。

三是按专合组织组建专合工会。《意见》明确,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大量涌现,工会组织建设要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配套,使每一个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都成立工会组织。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帮助拓展销售渠道、减少销售环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营销收入、降低销售成本,

四是按老人特点组建老人工会。《意见》强调,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不仅要因村庄、产业、经合组织建立工会组织,也要因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工会组织合理建制。过去由于许多老年人和青年人难以聚到一起,缺少共同的语言,硬是拉到一个工会,活动的出勤率不高。为克服这一现象,把统一年龄段的老人组织起来,建立工会组织,有效地吸纳老年人入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更有利于工会组织为老年人服务,为老年人维权。

五是按兴趣爱好组建兴趣工会。《意见》要求,在健全村级工会组织时,应根据农民工的兴趣爱好建立工会组织。可建立农民工体育工会、农民工书画工会、农民工文艺工会等等,促进农民工按照各自的兴趣爱好加入工会组织,更好地发挥专长,为广大农民工和社会提供服务。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