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满满,结果难料” 气候大会协议达成仍面临难题

01.12.2015  03:58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期待满满,结果难料”,“德国之声”30日称,出席大会的190多个国家代表在会议正式开始前一天就展开了谈判,争取大会在本周取得共识。虽然已显现出一些积极的信号,不过谈判能否取得成功,前景还不明朗。报道援引气候问题专家科瓦齐希的话表示,目前矛盾的焦点仍然是富裕国家能否与贫穷国家达成妥协。到目前为止,工业国家还没有对2020年之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援助规模与来源做出承诺。印度前环境部长拉梅什称,发达国家对穷国的气候变化援助资金问题是“巴黎协议的杀手”,发达国家必须展示他们将如何实现曾于2009年许下的诺言。

  法新社称,自1995年以来,联合国每年举办气候大会解决令人担忧的全球变暖议题,但是此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富国和穷国的分歧太大。很多穷国坚持富国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因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他们燃烧了最多的化石燃料,这才给西方带来繁荣。而美国和发达国家却坚持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多承担责任,称“发展中国家燃烧了越来越多的煤炭,为其快速增长的经济提供动力”。

  “当年依靠化石燃料实现富裕的发达国家,必须承担起最大的责任。否则,其他安排在道德上都是错误的。”英国《金融时报》30日称,印度总理莫迪当天发出的强硬警告,凸显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面临的困难。身为全球第四大碳排放国的印度坚持认为,新的气候协议必须根植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项原则,这个措辞代表着困扰联合国气候会议近20年来富国和穷国之间的裂痕。报道称,北京方面已作出减排承诺,但严重依赖煤炭、并且有数以百万计全球最贫穷人口的印度,仍不太愿意采取此类步骤。

  《印度时报》11月30日题为“在巴黎,印度同样为‘气候正义’而战”的文章称,印度的角色在巴黎气候峰会上极为重要,它关系到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能否实现保护环境与减贫脱困齐头并进。报道称,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极力主张“气候正义”概念,要求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同时以更多实际行动资助贫困及发展中国家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

  对中国减排,一些西方国家媒体也提出种种“超标要求”。德新社30日称,中国排放的温室气体比估计的要多。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称,中国的二氧化碳排量是美国和欧盟的总和。英国《欧亚评论》称,目前英国已经敲响了煤炭的丧钟——完全取消煤炭的使用,“中国也应该以英国为榜样”。

  中国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诸大建3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方要求中国在2030年以前完全舍弃煤炭,这不现实。西方要求中国只注重环保、牺牲发展,而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进行承诺,既要考虑环境议程,也要考虑发展议程。这不仅是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也是我们自身可持续性、绿色发展的需要,中国应该能找到一个发展与环保的平衡点。

  【环球时报驻法国、德国、英国、印度、加拿大记者王远姚蒙青木纪双城周良臣陶短房吴志伟陈一柳直】

   阅读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

  相关专题

  

  习近平出席巴黎气候大会

   2015-10-14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30日到12月11日召开,主要目的是要达成关于2020年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协议。...

   [详细]

  原标题: “期待满满,结果难料”气候大会协议达成仍面临难题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