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工作 构筑“民生安全网”

25.06.2015  11:21

      近日,记者从溧阳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局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以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

      低保、五保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今年1至6月,溧阳共新增低保对象72户、166人,退保285户、647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779.6万元,截至6月底该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5836户、10991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559户、1014人,农村低保对象5277户、9977人。为了更好地开展低保救助工作,溧阳市民政局深入完善“常州市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平台”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做好五保动态管理工作,保障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今年上半年,溧阳各镇对五保对象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核实,规范了五保档案资料。目前,该市共有农村五保对象 2030人,其中集中供养 808 人、分散供养1222 人。

      落实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今年以来,溧阳市落实了由民政部门牵头,教育、卫生、人社、住建等部门配合的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相互合作,确保了各部门的有效衔接。同时,溧阳市民政局还依托常州市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平台,建立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了取证盲区,为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高效、准确、公正的依据。

      通过各镇现有政府办事大厅、综合性服务窗口,社会救助申请“一门受理”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得到了有效运行,并有专人负责受理或转办工作,充分确保了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救灾工作

      今年,溧阳市民政局建立了救灾物资储备库,基本实现了布局合理、调拨迅捷,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救灾物资应急储备库体系,并储备了救灾帐蓬、折叠床、胶鞋等救灾物资。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立,改变了救灾工作由过去单纯的以“救”为主的工作方式向“防、抗、救”相结合,将防灾、减灾工作的关口前移,基本实现了从被动救灾到主动防灾的转变;建立了前期储备和及时补充机制,实现了就地、就近有效的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建立了紧急调拨,快速调运机制,能将储备的生活类物资迅速送到灾区群众手中。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