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开拓市场抵御风险

16.02.2015  12:50
        春节临近,溧水中亮黑莓专业合作社迎来了分红的日子,256户莓农领到了161万元。白马镇上洋村莓农张传友一下子拿了2.8万元,他开心地说:“比去年我拿的分红款多了1万多,我对种黑莓更有信心了。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中亮黑莓专业合作社在提取了公积金和公益金后,将盈余全部按交易量分配给合作社社员。工作人员把点钞机搬到了分红现场。“下一位,李君奇,带条子领钱……”莓农们按照顺序,一个个上来领钱。不少领到钱的农民在一边算着,这一年共赚了多少钱。
        莓农张山泉喜滋滋地领到了3.2万元的分红。他种黑莓已有10多年。最初的几年,黑莓不愁销路。但是到了2007年,黑莓价格非常低,几毛钱一斤,不采就要烂掉。这样的行情,让很多莓农伤透了心。
        现在的中亮黑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臧泉,亲眼目睹了莓农将辛苦种出来的黑莓倒进水塘,他就想着把莓农组织起来一起抵抗风险。2010年,他牵头成立了中亮黑莓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让莓农们有了依靠。张山泉说,合作社承诺,只要种出品质优良的黑莓,合作社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1元至0.2元的保底价全部收购。这几年,他们每卖一斤黑莓,都能当场现金结算,没收过一张白条。
        2014年黑莓市场并不好,出口收购价是每吨8000多元,而前年达到每吨1万元。莓农怎么还会有这么多分红呢?臧泉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通过市场运作与营销,专盯欧美市场黑莓订单,一点点突破。目前出口订单有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地,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黑莓娇贵,从树上摘下来超过半天不进冷库,就要烂掉。”张山泉说,这两年他们再也不担心黑莓会烂掉,因为合作社背后的公司有一个冷库。在冷库,记者看到了一箱箱的黑莓,冻得结结实实。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都是分拣出来的大个头的优等黑莓,都是要陆续出口的。而另一边挑下来的小黑莓,他们则用来加工黑莓果汁、果酒等产品。
        在臧泉看来,合作社就是一艘船,他身为理事长,就是船长,要保护好每个船员的安全。
       
作者: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