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烈士纪念碑园:记录红军突围壮怀激烈的史诗

06.11.2014  04:33

  因湘江战役牺牲的红军众多,在广西兴安,至今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莫吃湘江鱼。”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突围过程中最壮烈、最关键的一场战役。

  “1934年11月,蒋介石调集了蒋、桂、湘、粤及各路民团共30万大军,在广西北部的兴安、全州、灌阳三县之间设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妄图将我中央红军全部歼灭在湘江以东地区。”在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碑园,讲解员李振华如是介绍。

  经过7个昼夜的浴血奋战,中央红军于1934年12月1日突破了封锁线,但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曾有革命先烈这样描述当年的惨烈情景:如果可以有幸站在湘江河畔,哪怕是随手抓一把泥土,那么泥土也都是在滴血!

  “据不完全统计,湘江战役中,牺牲师级指挥员8名,团级干部28名,再加上途中受伤、被俘、牺牲的,所损失人数到达了33100余人。”李振华介绍,然而直到1984年著名军旅作家魏巍重走长征路途经兴安才发现,这场中央红军最壮烈的战役只留下23处烈士墓,最多一处仅埋葬了18名烈士,最少一处只有1名。

  为抚慰烈士英魂和教育革命后代,聂荣臻元帅与魏巍等人提议,建设由群雕、主碑、纪念馆组成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经过3年建设,纪念碑园于1996年正式对外开放。

  走在松柏环绕的烈士碑园里,一道写满了名字的走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十几米走廊边整齐地立满了黑色大理石,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李振华告诉记者,这是2010年至2012年期间搜集的湘江战役牺牲烈士的名字,“总共搜集到了2万多名,但还是有一些烈士名字查不到了。

  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碑园副主任吴光林介绍,现在每年纪念碑园要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大多为军人和学生,散客也多为年轻人。“除了兴安周边的学校,湖南、广东等地的学校也组织学生专门来此参观、凭吊。”(记者韦大甘、翁晔)

  原标题:湘江烈士纪念碑园:记录红军突围壮怀激烈的史诗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