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羊产业”打造东山旅游新名片

02.12.2015  20:21

  在老苏州心中,冬令美食——羊肉必不可少。但苏州不只有藏书羊肉、双凤羊肉,还有深藏于东山渡桥村的湖羊肉。东山渡桥西泾禾家湾历史文化悠久,该地村民以善做白煨羊肉著称,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全村132户仍有20余户以白煨羊肉加工为主业。昨日,记者从东山渡桥村获悉,为了把湖羊产业做大,该村将对湖羊进行深加工,“羊家乐”已挂牌了三家,明年开春,东山湖羊展销一体馆将开馆,符合QS卫生认证的湖羊肉休闲产品也将上市。-李晓静

  湖羊在苏州太湖东山镇已存在800多年。太湖东山1983年被列为江苏省湖羊种质资源保护区,2008年升格为国家级湖羊保护区。“东山湖羊”被列入2014年度已注册和初步审定地理标志商标名录,今年拿到了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注册证。记者了解到,去年建成的东山渡桥湖羊基地目前存栏种羊300余头,基地首要功能是保种,将开展选育、保种、扩繁以及种质评价、遗传分析等系列工作,并带动、扶持当地养殖户规模养殖、科学养殖。东山湖羊存栏量最高时达20000头,目前不足2000头,种群数量已逼近保护的极限。为保护和发展这个名贵畜种,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三级政府协力推进,最终将在东山形成“两大保种中心、十大养殖基地”的格局。

  “白切羊肉烹饪技艺”作为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渡桥村党总支书记宋炜告诉记者,渡桥村下半年开始实施了“东山湖羊非遗文化产业开发项目”,启动建设符合QS卫生认证的羊肉产品,正在招标建设的东山湖羊展销一体馆将于明年春天开馆。项目建成集东山湖羊文化推广、白切羊肉制作工艺展示、科普宣传教育展示,湖羊肉QS标准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展销馆。

  现杀湖羊、铁锅、果木硬柴以及十几个小时的炖煮,只放盐,却一点不膻,最原始的制作工艺,传递出“湖羊”的纯正味道,东山湖羊烧制至今遵循此古法。地道湖羊制作出的白切羊肉被放在新鲜晒干的荷叶上,肉色白糯,入口细腻,鲜嫩醇厚,裹有荷叶的清香。东山除了农家乐,还新挂牌了几家“羊家乐”,去东山吃湖羊肉将成为热搜。按照传统,“不少老苏州会特地赶到东山品尝,这么好的羊肉应该走出东山,让更多的市民品尝才对。”东荷羊肉馆的老板告诉记者,她已经看到了湖羊产业的前景,提前让湖羊肉走出东山,目前苏州市区100多家面店的白切羊肉都是他们所配送,她希望能形成一个羊肉餐饮的规模,游客来东山可以多一个品尝正宗湖羊的渠道。

  记者了解到,该村利用禾家湾村的传统优势,邀请苏州科技学院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的相关专家,全程参与规划设计,将禾家湾村打造成以湖羊为特色的美丽村庄,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开设“羊家乐”农家餐饮,发展乡村旅游,努力打造东山旅游新名片。目前已有“东荷羊肉馆”、“奇奇羊农家乐”、“西泾十二灶”三家农户取得证照,开始经营羊肉餐饮。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