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区宗林村打造苏中“林业第一村”

24.02.2016  09:02

  泰州市高港区宗林村在村庄环境整治过程中,围绕打造生态绿色特色村目标,通过引进苗木种植基地,创新模式推进村庄绿化等举措,打造出“村在林中、人在画中”的生态美景。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宗林村村庄绿化覆盖率达65%,位居苏中地区之首。近日,该村被评为省康居示范村。
  宗林村位于高港、泰兴交界处,地理位置稍偏,但村南有古田线,村北有银杏路,交通优势明显。因此,此前在制定“一村一品”发展目标时,该村明确把绿色生态作为村庄特色和发展方向,并决定把苗木产业作为招引重点,全力发展绿色经济。
  目前,宗林村共吸引5个苗木基地落户,苗木面积达1000多亩。当地为苗木生产服务的工人达到了500多名,苗木种植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
      苗木基地里,春有樱花,夏有紫薇、秋有桂花、冬有梅花。如今的宗林村可谓是四季有花香。下一步,村“两委”正在谋划发展赏花游,变生态特色为生态效益。
  宗林村里创新方法,在全市率先推出“226”造林模式,即在路旁、河坡的村民自留地上,由村集体统一规格先行造林,再将林业收益权统一拍卖给当地苗木经济人。产生林业收益后,村民(谁家地上的树谁收益)、村集体和苗木经济人按2:2:6的比例分成。该模式有效解决了村集体造林的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各方均有收益,管护树木也有了积极性。
    保护绿化、保护环境成了一条铁规矩,其中“二不一可”村规民约人尽皆知:成材银杏树不能砍挖,只能栽植;用于绿化美化的苗木不能出售,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以出售的是苗圃中的商品苗木,但是必须有挖就有栽。
    如今的宗林村,已经形成了人人爱绿的良好氛围。村党支部书记刘伯阳说,最初村里在道路两旁砌了花池、栽上苗木的时候,还有群众不理解,认为损失了蔬菜地,要村里贴补损失。如今栽植苗木时,村民们不仅不要损失,反而要求所栽植苗木档次要提高些。要是有外乡人或者不懂事的孩子损坏苗木,马上就有人上前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