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渔猎文化:渔民放鹰号子渐成绝唱

11.09.2015  23:48

  “吼……哇……哈……嘿……”没有词,也没有固定的旋律,酷似“神曲”,这就是渔民吴继虎张口即唱的放鹰号子。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镇洋河滩居委会的吴继虎家是个渔民世家,他现在哼唱的放鹰号子,很多年轻的渔民都不会唱。他听说晓店镇目前正在挖掘当地独有的渔猎文化,吴继虎高兴地说,如今已经很少使用鱼鹰(学名鸬鹚)捕鱼了,作为渔民们世世代代流传的放鹰号子也渐渐成了绝唱。他多么希望能把放鹰号子传承下去,为发掘当地渔猎文化增添一些色彩。

  “吼……哇……哈……嘿……”没有词,也没有固定的旋律,酷似“神曲”,这就是渔民吴继虎张口即唱的放鹰号子。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镇洋河滩居委会的吴继虎家是个渔民世家,他现在哼唱的放鹰号子,很多年轻的渔民都不会唱。他听说晓店镇目前正在挖掘当地独有的渔猎文化,吴继虎高兴地说,如今已经很少使用鱼鹰(学名鸬鹚)捕鱼了,作为渔民们世世代代流传的放鹰号子也渐渐成了绝唱。他多么希望能把放鹰号子传承下去,为发掘当地渔猎文化增添一些色彩。

  老渔民细说鱼鹰神勇

  “我今年57岁,在湖里捕鱼已经有48个年头了。”9月10日,记者在晓店镇干部徐向东的陪同下,采访了老渔民吴继虎。在他家的渔船上,记者聆听吴继虎扯开嗓子演绎与众不同的放鹰号子。“过去,耕地的人会喊赶牛号子,打硪的人会喊打硪号子,我们渔民就会喊放鹰号子。以前国家并没有规定不准用鱼鹰捕鱼,很多渔民家有不少只鱼鹰,它是渔民捕鱼的重要工具。”吴继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颁布实施后,规定除特定水域并经过批准方可以使用鱼鹰捕鱼,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再使用鱼鹰捕鱼了。

  回忆过去使用鱼鹰捕鱼的年代,吴继虎说,自从他9岁那年开始和父亲下湖捕鱼时,他就学会了放鹰号子。他说放鹰号子是指挥鱼鹰捕鱼的号令,哼唱起来,自己会有精神,鱼鹰也会卖命地干。

  “鱼鹰是有灵气的,如果捉到20斤重以上的大鱼,一只鱼鹰斗不过大鱼,会有几只鱼鹰上前帮忙,直到把大鱼送到船边,让主人取到船上。”吴继虎说,过去的渔民离不开鱼鹰,主人会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鸬鹚。等晚上回来鱼满舱的时候,主人会拿出鲜美的活鱼去奖赏鱼鹰。尽管现在不使用鱼鹰捕鱼了,但是曾经响彻骆马湖的放鹰放鹰号子,渐成绝唱却又在传承 骆马湖孕育渔猎文化。

  骆马湖孕育渔猎文化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吴继虎不仅会唱放鹰号子,传统捕鱼技法以及制作捕鱼器具他都会,就连下雨天捕鱼时需要披上的蓑衣,他都会亲手编织。在吴继虎的渔船上,记者看到一件蓑衣,吴继虎说这就是他亲手编制的,下雨的时候他就会披在身上。

  “蓑衣是用水边生长的观草编制的,它细长柔软拉力强,还不易腐朽。”吴继虎说,长期以来,渔民在生产生活中,发明很多种捕鱼物件,和蓑衣一样流传至今,一旦无人传承,将是一种遗憾。“有一种捕鱼方法叫‘张大钩’,就是在很长的绳子上至少拴上800个大钩子放在水里,每个钩子距离为3寸,任凭鱼儿往上撞,大鱼一旦碰到钩子就很难逃脱。”吴继虎说,“张大钩”就是把拴在长绳子上的鱼钩张开,专门捕捉大鱼,他曾经用“张大钩”捕捉到过120多斤的野生黄戗鱼。

  据镇干部徐向东介绍,长期以来,骆马湖孕育了渔猎文化。过去,渔民们凭着一根竹篙,头戴斗笠,披着蓑衣,摇着木船,两边蹲着几只鸬鹚,时而展翅扑腾,时而用嘴啄啄羽毛,一副萌态十足的憨样。住在湖边的少量渔民仍然掌握着这项捕鱼技巧,时不时还会摇着木船驶向深湖,寻找远古的乡愁。就在前几年随着围网、网箱等养殖技术的发展,以及保护鱼类资源的种群平衡,传统鸬鹚捕鱼、撒网捕鱼、拉网捕鱼、V型地笼捕鱼等已经不是渔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曾几何时这种渔猎文化遗产几近消失。

  镇里将办渔猎文化馆 

  令吴继虎兴奋的是,目前,晓店镇党委政府正在着手挖掘当地独有的渔猎文化,不让逝去成为遗憾。他们已经开展普查,深度挖掘和收集渔猎文化,进一步传承骆马湖渔猎文化的特色。由镇文化站牵头对有捕鱼技巧的20多位渔民登记造册,借用文字、图片、音视频、数字传媒等,让这种渔猎文化以档案、台账、数据库形式真实存在。正因为如此,才让吴继虎这样的老渔民兴奋不已。

  据介绍,晓店镇对已经消失的骆马湖渔民婚礼、打鱼号角、渔家饮食、捕鱼传说等文化,采用走访听口述、编排等方式进行抢救与挖掘,坚持渔猎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真正做到唱山歌,走水路,品文化。力求做到用渔猎文化推动旅游发展,坚持旅游与传承渔猎文化的两者统一。

  “我们目前正在筹建渔猎文化馆,更新购置传统捕鱼工具,定期组织渔民在指定水域捕捞,展示古老的捕鱼技巧;积极鼓励现代渔业养殖户参与,不断扩大传承人的数量,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徐向东对记者说。

  吴继虎对镇里发掘渔猎文化的做法很支持。他说,自己要做放鹰号子的传承人,决不让放鹰号子失传。镇干部也表示,他们还将开展拉网捕鱼、撒网捕鱼等渔猎体验活动,不断融入远古渔猎文化,通过渔猎文化推动旅游发展,通过旅游来传承渔猎文化。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