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首日南京祭扫人流45万

05.04.2015  11:28
去扫墓的人很多,一些市民拿着鲜花前往祭扫。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宋宁 摄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去扫墓的人很多,一些市民拿着鲜花前往祭扫。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宋宁 摄

  昨天白天虽然南京城没有“雨纷纷”,但依旧温度很低,不过这并没有阻挡住市民前去墓园祭扫的脚步。据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统计,昨天全市共有45万市民前去各大墓园扫墓,相比去年同期祭扫人数持平。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人们更加文明的祭扫方式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了方便。

   小长假首日祭扫人流45万

  昨天上午,记者在普觉寺公墓门前看到,一排的小贩手拿鲜花,向即将进园区的祭扫市民兜售,买鲜花的市民明显增多,菊花、百合、剑兰成为热销品。前来扫墓的车辆在墓园外排成长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可能是受天气因素的影响,早上8点多钟高峰开始出现。到了9点钟左右,墓园里的停车场就已经饱和,而公墓外面的道路两旁也停满了车辆。

  根据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统计,截止到昨天下午3点,全市共有45万市民赴各大墓园祭扫。这个数字虽然比去年的清明小长假首日要少,但因为去年清明节是小长假首日,所以殡葬部门预测今天南京的祭扫人数可能还会有所上升。

  不过,采访中记者也注意到一个现象,过去扫墓人流往往是集中在上午的8点到10点这个时间段。而现在,虽然扫墓人数的总量变化不大,但持续的时间却大大拉长了。不仅到了11点多12点前来扫墓的市民还有很多,即便是下午也有不少前来扫墓的车辆在墓园里排队。

  普觉寺公墓经理张明跃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媒体不断宣传和呼吁,越来越多市民选择了错峰扫墓。“就拿下午扫墓的人来说,去年我们这边一天估计也就两三百人,今年平时就能有两三千人,到了周末更是能有四五千人。”他说。

  所以现在尽管客观上每年的墓穴数量都在增加,市民扫墓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但实际工作中他们能明显感觉到高峰期压力变小了。张明跃表示,这也极大方便了他们的应急保障调度。

   今年祭扫有了新变化

  因为今年南京禁放烟花爆竹,所以在南京市属的九大陵园里鞭炮声几乎绝迹。而这样的变化不仅让扫墓市民耳根清静,更是减少了很多矛盾纠纷的发生。“过去放鞭炮难免会影响到其他人,有些带小孩的,还有小姑娘听到鞭炮声都会比较害怕。如果把人家吓到,肯定会产生纠纷。”身兼南京市殡葬管理处陵园中心主任的张明跃说,在往年因为燃放鞭炮而引发的纠纷在各个墓园都会时有发生。

  当然,没有了烟花爆竹,也大大减轻了他们的防火压力和工作人员保洁的难度。“往年普觉寺每天打扫的废弃物大概有12卡车,今年就少了一半,也就六七卡车。”他说。

  在南京的墓园里普遍推行着提供纸钱焚烧桶的便民服务方式。市民缴纳十到二十元不等的押金,就可以免费租用一个焚烧桶。这样市民给先人烧纸钱的时候就可以在桶里进行。这样既有利于保护环境,也减少了火灾的风险。

  对此,张明跃表示,尽管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鲜花祭扫,但是烧纸钱毕竟是多年流传下来的清明习俗。所以在他看来,焚烧桶的租用数量和市民祭扫的文明程度是成正比的。“我们今年光桶就增加了两三千个,以满足市民的需求。为了兑换市民租桶的押金,我们更是找银行兑换了80万的零钱。现在看来也就是正好可以维持市民的需要。”他说。

  不过,为了保护好环境,也为了提倡绿色殡葬,他还是希望市民可以选择更文明和环保的鲜花祭扫方式。“你烧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他说。记者 黄敏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