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士大夫标配:金陵竹刻折扇一把

15.05.2015  17:33

  即将到来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特意辟出一间厢房,将金陵竹刻名家作品汇聚一堂。金陵竹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创于明代中叶。在展出的竹刻作品中,扇骨最为大众所熟悉。遥想明清时期,南京士大夫出门,折扇不离手,扇骨上的竹刻,无不精致典雅。可以这样说,今人有多爱智能手机,古人就有多爱竹刻折扇。就让我们穿越到明清时期,去感受一下古人与竹刻为伴的生活吧。

  和珅、纪晓岚因“”结怨

  说起竹刻,我们不妨先谈谈竹子。“中国人对竹子有特殊情结,竹子不但具有各种实用和食用功能,文人更将竹子赋予了‘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的人文气质,生活中也讲究‘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境界。”南京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王涛老师说。

  王涛说起了一则发生在冤家纪晓岚与和珅之间与竹子有关的故事。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和珅在府内修建一座凉亭,需要一幅亭额,便求纪晓岚题字,纪晓岚爽快答应,题以大字“竹苞”。这两字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中“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一句,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和珅得到纪晓岚的题字,大为高兴,就高高挂在亭中。一天,乾隆皇帝临幸和珅宅第,一见纪晓岚的题字,马上就知道了纪晓岚是在捉弄和珅。他笑着对和珅说:“纪晓岚是在骂你们一家‘个个草包’呢。”“”字可拆为“个个”二字;“”字可拆为“草包”二字。结果和珅对纪晓岚恨之入骨,几次进谗言,参奏纪晓岚。虽然这是一则附会的故事,但是“”的文化内涵可见一斑。

  而扬州个园也与“”有关。个园天下闻名,“”是什么意思?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个园是以竹石取胜,园名中的“”字,取了竹字的半边,意思是占尽了天下一半的竹子,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里面了。此外,它的取名也因为竹子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字,在白墙上的影子也是“”字。

  金陵竹刻开山鼻祖是濮仲谦,作品藏于故宫博物院

  “中国的竹刻艺术,起源很早,在数千年前的文献《礼记·玉藻》中,已经有关于竹刻工艺的记载。但它成为一项独立、成熟的艺术门类,还是明代中晚期竹刻艺坛诞生了金陵竹刻和嘉定竹刻两大流派以后。”江苏省竹刻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省级非遗专家陆晔说,金陵竹刻之所以闻名,正因为它是我国竹刻艺术的两大流派之一。

  谈论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竹刻艺术,绕不开明代两个金陵人:李耀和濮仲谦。陆晔介绍,李耀的竹刻艺术生涯跨越明成化至嘉靖四朝,以扇骨雕刻闻名于世。他的竹刻风格简洁明快,首开金陵竹刻简约风气的先河。

  李耀之后的濮仲谦,生于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他的影响和艺术成就超过李耀。濮仲谦刻竹以浅刻为主,他刻的扇骨、笔筒等,古雅可爱。濮仲谦被视为金陵派开山鼻祖,最了不起的创举是以浅刀刻法将文人情趣的书画融入了竹刻的创作,强调的是文气。他尤其擅长竹根雕刻,创作时惜刀如命,并不轻易下手,每件作品都是匠心独运的结果。无论什么品种,不论何种题材,他都以极其简练的手法,随形取题,略施勾凿,妙趣自成,被当时人视为至宝。濮仲谦有一件竹根雕松树形壶,现在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潘西凤与郑板桥成“合伙人”,竹刻与书画“合璧

  到了清代中前期,金陵派竹刻艺术的领军人物是潘西凤、方絜等人。

  潘西凤,号老桐,浙江新昌人,雍正年间,寓居扬州以竹刻为生。他和“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好友。当时,郑板桥因为家境困顿来到扬州以画画为生,与潘西凤几乎是同时来到了扬州,两人一个善画竹,一个精竹刻。

  “年年为恨诗书累,处处逢人劝读书。试看潘郎精刻竹,胸无万卷待何如!”郑板桥如此褒奖潘西凤。所谓“精竹刻”不是民间工匠技艺精湛,而是胸有万卷的底气,并继承了濮氏不事刀斧,随形取题的竹刻理念。

  现藏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竹根笔筒,高11.5厘米,利用竹根天然的情趣,稍经雕削便成造型奇巧雅致的笔筒,上端竹节间隶书阴刻“虚其心,坚其节,供我文房,与共朝夕”,落款“老桐”。

  陆晔介绍,郑板桥参与潘西凤的竹刻合作作品很多,也开创了文人书画家参与竹刻的先例。在此之后,江南地区书画家参与竹刻落墨大大促进了金陵派浅刻之风盛行。”

  清末民初竹刻业依然兴旺,南京有扇骨营老地名

  那么,什么样的竹子可以被选材做竹刻呢?陆晔介绍说,竹刻以毛竹为材,一般的竹刻圆雕作品,多取竹根为料;而笔筒、笔搁、镇纸、扇骨等品种,用竹节为材。金陵竹刻多选用浙西天目山和皖南两地深山老林的毛竹,并且必须是三年的竹龄,因为嫩竹质地疏松,太老的竹纹理又粗糙,都不适宜雕琢。而且要冬天采伐,因为此时竹的质地最佳并且少蛀虫。竹刻艺人对竹材的选用极为重视,经常亲自到竹林选取。然后还要经防霉防蛀等工艺处理,最后再经多次水磨打光,达到质地细腻嫩白、晶莹剔透的效果后,才能雕刻。

  一直到清代末年和民国早期,南京竹刻业仍非常兴旺,城南从事竹制扇骨雕刻的作坊和店家很多,今天南京城南通济门一带还保留着扇骨营的老地名,见证着当时竹刻业的辉煌。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的竹刻艺人尚有五六十人之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张家秀、张云举、秦富元、俞文龙、陈识泰等人。竹刻店家和作坊大多集中于门东的半边营、木匠营和马道街,以及江宁的三庄等地。

  上世纪50年代后,竹刻艺人大多集中在南京秦淮制扇社从事扇骨雕刻,社址在南京城南门西集庆路。老艺人赵德桢是现代金陵派竹刻的杰出代表。目前,南京成立了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从事金陵竹刻艺术创作的工作者有十多人。

  士大夫爱竹刻扇骨,比描金扇面更奢侈

  在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辟出的竹刻展馆内,展出了笔搁、镇纸和扇骨等金陵竹刻作品。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馆长谷正宏带领记者参观。“笔搁和镇纸从古至今都是文人的文房用品之一,本身就具有较浓的文化元素。扇骨依附的折扇,是明代文人雅士和官宦特别爱好的时尚之物。嘉定派竹刻的代表作品是笔筒,而金陵派竹刻的代表作品正是扇骨。”谷正宏说。那么,为什么竹刻扇骨会在南京扎根呢?

  谷正宏说,折扇宋代时从朝鲜引进,但是并没有流行,在明代流行是因为明成祖朱棣对折扇情有独钟。虽然明朝时朱棣迁都北京,但是作为留都的南京,机构齐全,官员云集,文人荟萃,他们喜好的文玩之物折扇便迅速得到发展,盛况空前。明清时期,文人雅士随身携带、把玩折扇,是一种风尚。正是因为古时的士大夫阶层喜欢扇子,这才推动了扇骨的发展。古人的折扇,除了扇面讲究名家挥毫作画以外,扇骨的制作也极尽奢华,竹刻扇骨就这样应运而生。

  明清时期,金陵竹刻扇骨名满天下,当时南京折扇作坊、店肆,多集中于通济门外和三山街、绸缎廊一带,计有数十家之多,于是早先一直没有形成气候的竹刻工艺便找到了催生的“沃土”,很快进入到金陵扇骨制作中,也为金陵竹刻流派的诞生创造了契机。南京的文献中说:“吾乡造作,折纸扇骨素有盛名,多聚居通济门外。其面用杭连纸者谓之本面;用京元纸者谓之苏面,较本面良。

  陆晔告诉记者,中国传统的折扇,扇骨一般用竹、木制成,也有象牙、牛角、紫檀等材质,竹子和其他材质比,价格并不高,但是正因为竹子的材质上有了雕刻精美的竹刻,折扇的价值会大大提升,甚至比描金的扇面更值钱、更奢侈。

  皇上也爱竹刻,雍正手中拿着竹扇

  士大夫阶层爱竹刻扇骨,皇帝也不例外。南京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王涛老师向记者展示了一张他近日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张雍正闲适图,细看这幅图,雍正皇帝手持的不正是一把竹扇么?

  王涛说,虽然没有证据证明雍正手上的扇骨是金陵竹刻,但是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因为竹刻的两大流派都在苏南地区,金陵竹刻进入皇宫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而且仔细看图还能发现,做扇骨的不是一般的竹子,是一种表面有黄褐色斑点的斑竹。按理说这种纹理是一种细菌所致,可是在古代文人的眼中,不但具有美感,更因传为尧帝的女儿泪痕所染,而名之曰“湘妃竹”,平添出一种皇家的贵气。

  王涛还提到了故宫里面乾隆的倦勤斋,这是乾隆当上太上皇以后的住所。倦勤斋的内部装饰极为奢华,最大的特色是用“竹刻”来做内饰,不过并不是真的竹子,而是用楠木仿成竹子,再在上面做雕刻,远远望去,一派江南风韵,精致优雅,通透气派。

  “我想起《戏说乾隆》那部电视剧,乾隆爷下江南时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一把扇子。虽然电视剧是戏说,但也反映了扇子的功用。扇子既可以传情,又可以防身,不显山露水,以一种婉约的方式,受到了文人乃至帝王的喜爱。”王涛说。

  特别提醒

  5月18日,持考古小涛微信(关注微信号:aikaogu),可免费参观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阿育王塔特别展除外)。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鼓掌

  0人

  流泪

  0人

  开心

  0人

  赞

  0人

  愤怒

  0人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