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有人报警称中毒没说清地点 扬州警方搜寻挽救一命

09.02.2015  14:33

  核心提示

  中国江苏网2月9日讯 深夜在家中突然食物中毒发作,身边只有7岁的女儿和卧床的老母亲,忍着剧痛拨打了报警电话,却无力说清楚事发地点,电话断了,想再打过去手机又恰好停机了……这一系列的突发状况几乎将高邮市界首镇龙祥村王家组居民谢某逼入绝境。正当他的意识逐渐模糊时,民警“奇迹”般地出现在了他的家门口。被紧急送往医院后,谢某最终捡回了一条命。

  深夜有人报警称中毒

  没说清楚就挂了电话,对方停机了

  2月5日深夜,高邮市公安局界首派出所值班室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界首镇龙祥村信号大楼附近有人因为食用腌鱼中毒,现在请求救助,报警电话是136XXXXXXXX”。

  熟悉当地地势的值班民警听完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界首镇龙祥村是有的,但是那里没有什么信号大楼呀?

  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解释:“刚刚有个口音像中年男子的人打电话报警的,估计是手机信号不好,也有可能报警人就是中毒者,没什么力气讲话,只是比较含糊地说了这么一个地方,电话就断了。

  “食用腌鱼的话,很可能是亚硝酸盐中毒,如果真是这样,时间就很宝贵了。”值班民警立即出发,一边请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继续回放报警录音寻找线索,一边试图回拨号码与对方取得联系。

  但反常的是,当民警回拨这个“136”开头的手机号码时,对方却停机了。

  报警人模糊提到一名字

  经查找,全省都没有这个人

  “不会是电话记错了吧?”民警又迅速与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再三核实号码,发现并无差错。

  “难道是恶作剧?”但是这个念头刚刚闪过就被处警民警自己给否定了,出于职业的敏感度,民警判断:在深夜突然报警绝对不会是空穴来风,报警人可能是遭遇了什么变故无法联系上。此时,能否及时找到中毒者考验着警方的应变能力,更关系到一条生命的存亡。

  就在此时,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的调查结果更是往处警民警的头上浇了一盆冷水:经过反复回听、分析报警录音,报警人模模糊糊地提到一个叫卢某某的名字,但是经过警方在内网查找后发现,全省都没有叫这个名字的人。无法联系到报警人,不知道具体地点,连唯一的名字线索也断了……排查顿时陷入了僵局。

  根据姓氏缩小排查范围

  依次敲门排查,终于找到了

  “有了!”民警突然灵光一闪,“既然是因为食用腌制品中毒,而且至今没有再报警或者向周围人家求助,估计报警人是独身居住,身边没有任何人提供帮助,或者是他人没有能力帮助,并且电话中既然提到了一个姓卢的名字,那报警人肯定与卢姓存在某种亲友关系”。

  这一番分析之后,处警民警迅速与龙祥村当地的村干部、治保主任等人联系,将分析结果告诉对方,让其将缩小后的排查范围迅速传递给全村各组的组长。

  不到五分钟,村里回复:龙祥村居民中既符合卢姓或者与卢姓有关联,又符合独身在家这些条件的,只有王家组的十几户人家。有了方向后,民警立即急速驶向界首镇龙祥村王家组,不到一分钟,警车便飞驰到了村道。

  根据村干部提供的信息,王家组一共有四十多户人家,其中符合条件的就有十几户。因为王家组被一条河道分成了南北两排村落,逐一排查肯定会浪费时间。民警便迅速分成两组,从河南、河北的村头同时开始依次敲门排查。

  在排查到中间一户普通农宅时,民警看到住宅西房间内有微弱的灯光,房间内似乎有人在低声痛苦呻吟,民警心头一紧,一边迅速敲门报明身份,一边通知另一组民警赶过来,一分钟过后,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打开了家门,眼泪汪汪地说:“警察叔叔,我爸爸肚子疼,在床上起不来了……

  中毒者捡回了一条命

  食用变质腌鱼亚硝酸盐中毒

  终于找到了!民警迅速随小女孩进入西房间内,发现床上有个中年男子在被窝内低声痛苦地呻吟着。民警上去查看、询问情况后,才得知该名男子叫谢某,就是刚刚的报警人,因为肚子绞痛,无法清楚说话,意识模糊甚至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民警立即将其扶上警车,迅速送医救治,经过医生诊断,为腌制品中亚硝酸盐中毒,幸亏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谢某清醒后告诉民警,当天晚上他下班后,食用了一条可能变质的腌鱼,事后没多久便腹部突发绞痛。“一开始我以为没有事,忍忍就好了,就躺在床上休息,但后来肚子越来越疼,说话都开始困难了,就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求助。

  谢某在电话中提到的卢某某系自己的母亲,但当时因自己说话困难,所以表述起来非常含糊,而碰巧手机在挂断之后又欠费停机了,所以民警一直联系不上。

  当时谢某家中只有常年卧床的老母亲和一个只有七岁的女儿,根本无法向外界求助,本以为自己肯定不可能被发现、救助。“当时我已经逐渐感到绝望了,是你们救了我。”脱离危险后的谢某连声向民警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