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政府机构“瘦身” 数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最少

06.01.2015  00:49

   放权放到位管事管得好

  站在新年的起点,回望深圳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权责清单”是不能不提的关键词。

  201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编制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运行流程图,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减、放、转”,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

  当年6月,福田区在全省、深圳各区中率先正式公布全部行政权责清单,涵盖了区直、街道共38个单位,共清理出权责事项2677项,压缩办理时限7942天,提速率达到52.85%。

  据悉,深圳还将分批向社会公布市级部门的权责清单,2015年底前,公布全部区、街道的权责清单。

  “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该管的事管住、管好。”政府部门晒出的一份份清单受到普遍关注,它们让大家看到了深圳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简政放权的进度、力度和深度。

   瘦身”:

   政府机构数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最少

  “过去30多年,我们在市场改革上迈了大步,但在政府和社会改革上只能说是迈了小步。这就造成在一些领域甚至出现政府失效、市场失灵、社会无序等现象。”深圳决策层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难点,有着十分清醒的判断和认识。

  如何让政府的“有形之手”更规范更有效?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与担当。

  简政放权,从政府机构“瘦身”着手。

  这一过程中,于2009年启动的大部制改革最令人瞩目。这是特区建立以来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改革,改革探索力度空前,创新行政运行机制成效明显。

  这次改革创造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上的“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用时仅39天,市政府工作部门由46个精简为31个,精简幅度达三分之一,机构个数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最少。

  通过大部制改革,深圳改革创新行政运行机制,设置委、办、局形式,有效探索创新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实现形式,着力提高政府运作整体效能。

  大部制改革之后,深圳加快职能转变步伐,进一步深化、完善大部门体制,不仅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统一管理,更在全国首设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率先实现食品安全“一条龙”监管。

  2014年5月,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该委职能涵盖工商、质监、知识产权、食药品监管等4大块20多个类别。

  由此,深圳构建起高效、监督有力的“大市场监管”格局,打造市场监管领域大部制改革的“升级版本”。

  原标题:深圳政府机构“瘦身”数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最少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