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企业改革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估报告

11.12.2015  16:40

      2014年,建湖县粮食局根据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苏政发〔2013〕79号文件精神,经过认真学习调研,讨论拟定方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在经过反复修改后,报请建湖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下发《建湖县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建政办发〔2014〕26号)。根据《实施方案》,建湖县粮食局制定了《建湖县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方案的实施细则》。从2014年5月1日起,对全县国有粮食企业实施了机制再创新、资产再重组的改革工作。并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了认真完善和提高。2015年11月下旬,建湖县政府组织对《建湖县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该项行政决策出台后的总体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一、深化粮企改革具有可操作性

      1. 整合资产。 建湖县粮食局以实物形态注资成立了江苏建湖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建湖县粮食购销总公司的土地、房屋等有效资产经评估作价后划转至建粮公司。并将建湖县粮食购销总公司变更为建湖县粮食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继续负责“老人、老帐”的运作和管理。成立建湖县粮食储备有限管理公司,统筹对各级储备粮与代储粮的管理运作。

      2. 创新机制。 新组建的江苏建湖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粮食购销经营管理,将全县国有粮食企业原有的1(楼夏中心库)+13(骨干库)+8(收纳库)的组织架构,重新整合为具有法人资格的6家有限(子)公司,子公司下设2-3个收储库点,形成建粮公司+子公司+收储库点的经营模式。在2014年夏粮收购前,将全县粮食购销企业整合到位,6名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主办会计按程序选聘和委派到位,全县每个镇(区)达到一个收购库点。

      3. 发展产业。 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粮食企业与大型粮企的合作,2014年8月16日,建湖大米加工中心与北大荒米业集团签订了合作重组框架协议。全力打造品牌建设,“建湖大米”在获得盐城市知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后,在第13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又获金奖。把“放心粮油”店与军粮供应站、应急保供点“三位一体”作为系统工程全力推进“放心粮油”店达到乡镇街道全覆盖,全县粮食购销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4. 变更土地。 江苏建湖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全县国有粮食企业870亩的土地性质,由国有划拨的工矿仓储用地变更为国有出让的仓储用地,并将土地性质变更和两证办理到位。变更后的土地出让收益评估值为9575.6万元,增强了国有粮食企业的融资能力。

      5. 优化队伍。 加强紧缺人才的引进,江苏建湖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重点引进了经营管理型、营销能手型、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15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年龄结构与文化层次都有了改观,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得以提高。同时,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明确新进企业人员必须主管局审查备案,并配套实施绩效工作责任制,增加职工收入,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干部职工,稳定职工队伍,构建和谐粮食。

        二、规范管理实现制度化

      优化管理 。在深化改革中,江苏建湖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健全适应粮食流通业基本现代化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形成以资产为纽带,在资产、投入、经营、人员、职责、管理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信贷、资产、库存、费用核算等内部管理制度,着力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

      制度规范。 建湖县粮食局制定出台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建湖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库维修管理暂行办法》、《江苏建湖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企业内部成本费用核算管理暂行办法》、《江苏建湖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15年度下属子公司核算分配考核管理办法》、《建湖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暂行规定》、《建湖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保障改革的配套管理制度,用制度设计来规范运作、控制风险、促进管理、提高效益。通过近年来的制度实践,真正彰显了以深化改革促进制度创新建设,以制度建设优化拓展改革成果。

      完善核算。 以江苏建湖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经营平台,建立统一核算体系。实行统一布局,统一运作、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了经营风险,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运营的有效监督管理。

      三、改革成果彰显绩效性

      建湖县政府批准的“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重大行政决策,在施行中得到了全面的落实,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机制活。 深化改革推动资产重组,资产重组促进了机制转换。根据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总要求,建湖县粮食局以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粮食(集团)公司为目标,以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中心,对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再重组,以实物形态注资新成立建湖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统筹对全县粮食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产业发展。并将原建湖县粮食购销总公司变更为建湖县粮食资产管理公司,继续负责“老人、老帐”的运作和管理;在建粮公司下设6家有限责任(子)公司,负责区域内的收储库点的经营管理业务工作。所有这些机构的设置与机制的转换,都是以江苏建湖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平台,新增机构的管理人员实行兼职,做到了增事不增人,增事更增效,实现了机制活化,人员优化。

      二是效率高。 江苏建湖粮食产业发展有限通过建立全县统一的粮食经营平台,实现了统一收购、统一信贷、统一储存、统一销售、统一申报定价、统一绩效核算。通过去年一年的运作,粮食收购经营量和经济效益同步实现了翻番的可喜成绩,今年夏粮收购入库小麦2.58亿斤,速度快、质量好、秩序稳,又创历史新高。全县23个托市粮收购库点全部实行“一卡通”,非现金结算达80%以上,农户直接到库卖粮占比达到60%以上,全县种粮农民增加售粮收入近4000万元。

      三是库貌新。 从去年起,全县重点维修改造10个粮库,维修出新仓容14.1万吨,占全县实际仓容的60%,总投资4100多万元。初步改变了建湖县粮食仓库在维修改造前存在的“年代久、式样旧、房屋危、功能差”的状况,现在已维修改造的粮库面貌焕然一新。其他未列入重点改造的粮库,江苏建湖粮食产业发展有限通过自筹资金每年两次进行维护,确保了粮仓的完好利用。建湖县粮食局建立了《全县粮食购销企业仓库维修基金》制度,编制了2015-2020年全县粮食仓储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和全面提升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形成以产业化、信息化为方向,以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园为龙头、中心库为支撑、收储库点为补充的大粮食、大流通体系。

      四、改革永远在路上

      建湖县粮食局“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实施方案”施行一年多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深化改革促进了全县国有粮食企业的大改组、大整合、大发展、大跨越,经营机制的转换带来了全县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更活、管理更实、效益更高、事业更兴。但改革仍在进行中,按照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要求,做大做强企业仍有不少地方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进一步创新思路,继续深化粮企改革,谋划长远发展举措,顺应新常态,实现新跨越。

      一是加快资本经营。由管资产为管资本,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培大规模企业,积极引导粮食企业与大型粮企的合作,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建立优化股权结构;二是加快资本扩张。推进资本向粮食边缘产业、交叉产业和延伸产业运行,引导购销企业向粮食生产领域延伸,抓住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利时机,积极尝试进行土地流转种植或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三是加快信息化进程。由仓储型向贸易型延伸,引进网络、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媒介,创新经营方式,提升经济效益。四是加快人才引进。选优配强企业领导人。把素质好、懂业务、会经营、年纪轻的人员充实到领导岗位,建立合理的干部梯队。引入竞争机制,重点引进经营管理型、营销类、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五是加快股份制改造。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江苏建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涵盖粮食生产、收购、加工、贸易等环节,打造建湖的产业品牌,扩大市场覆盖面,促进全县粮食流通产业在规模、质态上有新的发展。

                                                                (罗汉前、姜大鹏、刘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