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连发“校讯通”诈骗案件

28.10.2015  16:09

  中国江苏网10月28日讯 市民所关心的,就是骗子所期待的。骗子的眼光总是贼贼的,哪里有缝盯哪里!最近他们就瞄上了淮安的家长们!”昨日,面对近期在淮安市区新出现的一种诈骗形式,清河公安分局淮海路派出所勤务指挥室民警陈洁提醒,在10月15日市区接报首起利用校讯通短信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后,10月26日,淮海路辖区内也有一名市民因此上当受骗。

   ◎点了链接卡被刷走近万元

  陈洁告诉记者,当日辖区内居民林先生来到派出所报案称,上午在家的时候,他收到了校讯通发来的短信,内容为:“林某某(林先生孩子的名字)家长你好,这是你孩子开学以来的个人表现的一些情况和学习报告,学习情况良好,你看看http://t.cn/RyNTdza。

  林先生告诉警方,这个短信发送的号码,和平时校讯通发的号码差不多;并且短信文字的格式也一样。“最关键的是,明确注明我儿子的姓名。”林先生说,这些因素加起来,当时他也没有细看、细想,就认为是校讯通发来的短信,立刻点击了链接。

  在林先生点击了链接之后,里面却并没有林先生想要的孩子的表现情况。没过多久,他的手机就收到了银行发来的短信。原来,林先生绑定在手机上的银行卡,通过E商宝快捷支付,分5次被盗刷了8457元。

  对此,陈洁提醒,遇到此类诈骗,不要相信短信上提及的内容和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上附加的链接网址;尽量减少使用手机登录银行账号和支付平台等;一旦点击过可疑链接,应尽快对手机号码、银行卡进行挂失和将手机进行刷机;如发现此类情况,立即拨打110报警。

   ◎家长建议最好先电话和老师沟通

  还有多少家长会和林先生一样,中了假校讯通诈骗的招呢?昨日中午临近放学的时候,记者来到了天津路小学校门口,走访了一些等候学生的家长。不少家长表示,如果自己真收到了这类短信,上面能准确无误地点出自己孩子的姓名,他们一般还是会点击进去的,“毕竟现在学校的老师,几乎都用校讯通和我们家长联系。

  不过,仔细听完记者的描述后,一位梁姓女家长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林先生收到的短信一看就是假的。原来,每次校讯通发来短信,梁女士都会仔细地阅读。她发现,无论是孩子班级老师,还是家委会的老师,通过校讯通发来的短信中,最后都会署上老师的姓名,“再简单,也会署上自己的姓,比如陈老师、王老师等。”梁女士说,林先生收到的短信结尾,就没有老师的姓名落款。“如果我收到这样的短信,是不会点击进入的。

  同样身为学生家长,李先生建议,如果收到校讯通发来的类似短信,家长最好在点击前,先给学校老师打个电话咨询下,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如今利用通讯手段进行诈骗的案例越来越多,防不胜防,遇到可疑情况打电话和老师沟通最靠谱。”(记者何剑峰通讯员苏士金高静)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