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清河长东街道开展“两为”整治求实效

30.10.2015  13:53

  新华网南京10月30日电 淮安市清河区长东街道自开展“为官乱为、为官不为”专项整治,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界定权责范围、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执纪问责等方面,推进“两为”专项整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街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紧锣密鼓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据介绍,长东街道高标准开展“为官乱为、为官不为”专项整治后,街道专门召开了专项整治暨机关作风建设大会,统一思想,落实责任。

  街道党工委书记夏海明就开展好街道“两为”专项整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着重抓好“三个结合”:一是要将专项整治工作与优化机关软环境作风建设相结合;二是要将专项整治工作与强化目标管理相结合;三是要将专项整治工作与推动绩效管理相结合。二是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街道制定“两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并进一步延伸至街道社区,划清整治范围,明确时间节点,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监督检查,指明“两为”专项整治工作方向。三是开展专项提醒约谈。

  街道纪工委同街道各部门、社区负责人开展一对一专项约谈活动,结合各部门实际,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醒约谈,要求各部门、社区负责人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切实按照“两为”专项整治要求,依法依规履职尽责,率先垂范、带好队伍。

  完善规章制度,严要求扎紧权力制度的笼子。街道坚持以制度管事、管权、管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街道各项权力进行梳理,制定下发街道公共权力清单,界定权责范围,明确权力实施依据,细化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对存在廉政风险仔细排查并加以防控,真正做到有权不可任性;完善重点规章制度对街道财务规章制度、作风建设管理办法等重点制度进行完善,强化制度约束,堵塞制度漏洞,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同时,强化内控机制。按照街道六项重点权力监督制约办法,坚持负责分管、正职监管,确保重点权力受到制约。针对权力较为集中、资金使用量大的部门强化廉政风险点排查,制定应对措施,完善过程监控,防范廉政风险。

  强化执纪问责,零容忍亮剑“两为”现象。街道按照“两为”专项整治实施办法的要求,对照自身存在问题,认真落实整改,强化监督问责。首先,加强执纪问责对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工作效率等不定期进行检查,加大问责通报震慑作用,今年以来,共通报20人次,问责13人次,并对相应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强化专项资金检查,对民政、劳动等民生资金申请、发放等环节加强检查,要求流程公开、手续完善,发放资金一律采取打卡方式,经仔细核对后按要求逐级审批,方可发放。同时,面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另外,街道还通过设置在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大厅张贴投诉举报电话、廉洁清河微信随手拍二维码等方式,第一时间受理群众举报;开展走访居民群众、回访服务对象等活动,及时发现“两为”专项整治薄弱环节;通过突击式检查、问题倒向排查等方式,确保“两为”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张容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