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沟渠配“管家”,民心工程不闹心

22.11.2015  12:14
淮安沟渠配“管家”,民心工程不闹心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淮安“小水改”探索出“大经验

沟渠配“管家”,民心工程不闹心

  

  新华报业网讯  沟渠流水淙淙清澈见底,渠道边坡和两岸平整干净。安徽宿州市水利局考察组一行日前到洪泽取经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经验,看到洪泽境内的沟渠面貌赞不绝口:“淮安的‘小水改’模式全国领先,我们是慕名而来。”截至9月底,省内外共有41批500人次组团赴洪泽考察学习,洪泽水改经验声名远播,引起广泛关注。

  洪泽县水利改革为何如此引人瞩目?不久前,记者来到该县岔河镇滨河村,看到管护员吴恩喜扛着工具走在水渠边,他说:“原来这儿的小闸长期没人管,经常堵塞,河道里杂草丛生,到用水时就干着急。”现在,因为有了专人管护,小闸经常保养维护,开启轻松方便,河道里的水花生也都被清理了。

  细节见证变革。淮安市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4个、小型圩区513个,配套中小沟级建筑物15.2万座,新开沟渠6.8万多条,兴建固定泵站3815座、塘坝2462座。但是,小型水利工程“因建而管”“重建轻管”问题日益突出,很多水利设施因年久失修影响工程效益,“民心”工程变“闹心”工程。“权责不清、管护资金难以发挥规模效应、管护人员积极性不高、管护效益低下等一直是困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护的普遍性问题。”淮安市水利局局长尤其中表示,只有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才能真正保障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工程综合效益。

  看到问题的严峻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13年6月,淮安市启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同年,水利部将洪泽县列为全国55个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示范县。经过摸索,洪泽县采取竞争承包和种田大户(公司)两种管护模式,所有管护者都需签订管护合同,经考核后发放管护经费,让所有小型水利工程均有责任主体。

  但是,改到这一步仍显不足。“过去环卫保洁、农村公路、绿化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互相独立,多头管理,人员多,费用高,成本大,但管不好,比如河道管护人会把河道里杂物清理扔到公路上,而道路管护人又把杂物扫回到河里,造成重复而无效劳动。”洪泽县水利局局长郭明珠分析说,“自扫门前雪”、相互扯皮的现象是困扰,也是启发。最终洪泽决定将小型水利工程、农村环卫保洁、农村交通设施、农村公共绿化设施、农村公共活动场所等五方面的人员、项目、资金、事项等整合到一个“婆婆”手里,探索建立独具特色的“五位一体”管护模式,改变单一的水利设施管护为全面管护,实现公共设施管护“一个龙头出水”的良性运行状态。

  “以前河道清理都是突击性的,治标不治本。现在河道有专人管护,水利系统建的防渗渠、抗旱泵、桥梁涵闸全都得到管理,使用寿命得以延长。”洪泽县岔河镇滨河村主任石玉喜对改革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这样一来,排涝电费和种田成本下降,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实施‘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后,洪泽县管护人员从4150人减至550人,管护费从3820万元减至1650万元。全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初步实现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经费有保障、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五有’目标,呈现出‘三降三升’的良好态势:降低农田灌排费用、工程管理成本、管护矛盾发生率;提升工程完好率、水资源利用率和群众满意度。”尤其中说。

  今年9月,水利部召开全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水利部农水司副司长顾斌杰对淮安的“五位一体”管护模式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项改革全国首创。“管护模式统筹人财物,统筹权责与事项,变单一的水利设施管护为全面管护,变条状管护为块状管护,减少管护之间矛盾,降低管护费用。”这一创新模式,因为能够实打实解决现实难题,使“河清、水畅、岸绿、景美”成为农村新常态,正被越来越多的地方学习。

  洪泽县探路打造的“五位一体”管护模式,得到国家及省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受到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的普遍认可,成为淮安水利对外展示改革成效的闪亮名片。由于试点成效突出,洪泽县去年9月再次被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评为全国水利实施产权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同年11月,农业部等13个部委办局联合下文,将洪泽县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任务,全国仅3家。

  截至去年底,淮安市开展改革试点的41个乡镇、422个村,共完成2.1万条沟渠、165条圩堤和2.7万座建筑物等工程产权的登记发证工作,落实村级水管员448名,选聘管理人员1855人,落实管护经费2350.5万元,工程管护责任基本落实到位。

  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认为,该项改革富有成效,“不仅设施管好了,资金花少了,人员减少了,关键还打了一个部门职能整合的基础,下面要将小型水利工程改革取得的经验向农村改革试验区全面推广,在推进改革中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向改革要红利,让群众得到实惠。

  本报通讯员  庄德勤  夏虎成  本报记者  朱鼎玉  梅剑飞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