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检察织密“天网”缉拿腐败分子

19.04.2016  09:15

  “我们已在返程途中,一切顺利!

  “我们已经进入省境,一切正常!

  “我们已经下高速,无异常情况!

  3月25日凌晨1点多,淮安市淮安区检察院侦查指挥室,仍旧灯火通明,一条条短信,让已经五天来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检察长徐承业和反贪局的同志渐渐安下一颗心——潜逃17年的李某从广东省惠来县被顺利押回淮安,意味着淮安市检察机关“追逃”名单上最后一名在逃人员也被缉拿归案。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追逃追赃工作,淮安市检察机关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与有关部门紧密协作,布下天罗地网,打击外逃贪腐人员力度加大、进程加快。截至今年3月底,经过淮安检察两级院干警们的不懈努力,全市所有在逃的7名职务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

  “大数据”助力追逃行动

  “今年初淮安市检察院检察长肖天奉到任后,要求把检察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检察工作长远发展的‘龙头’来抓,抢占制高点。高度重视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抓逃工作中的运用,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来查找在逃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淮安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局长徐蔚敏说。

  淮安市检察院重点加强和公安等部门的配合,推动建立职务犯罪追逃追赃工作信息沟通、情况交换、协作配合机制,借助信息“数据库”,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对可疑人员进行信息筛选,争取发现在逃嫌疑人的行踪并适时予以抓捕。

  2016年1月,隐姓埋名潜逃15年的涟水县何某被抓获归案。何某原为涟水县某储蓄所主任,年少得志,业务能力强,工作不久即走上领导岗位,却经不住诱惑挪用公款投资失败,因难以弥补亏空而走上逃亡之路。

  在追逃犯罪嫌疑人何某过程中,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加强紧密协作配合,筛选年龄相近的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发现何某已更改身份户籍信息,化名“王龙”重新办理了身份证。

  检察机关通过信息查询,发现其用漂白后的身份证多次购买火车票,往返于湖南湘潭与山东济南之间,与之同行人员均为山东籍,且其多次用漂白身份证在济南上网,经分析研判,其藏身地应为济南。

  检察机关对相关数据进行信息比对,顺利掌握了其联系方式及居住地址,随后,追逃人员以送快递名义敲开了“王龙”家门,一名女子开门要签收。

  “不行,这份快递必须本人拿身份证签收。”假扮快递员的侦查人员一边说着,一边进了房间,发现房内因患感冒卧床的王龙正是他们要找的何某,随即发出暗号,在屋外守候的追逃人员一拥而上,将何某一举抓获。

  亲情感化“攻心”为上

  亲情是每个人都割舍不断的,每到春节、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许多在逃人员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与父母妻儿团聚。淮安市检察院通过在逃人员家属进行亲情感召,与家属交流谈心,开展规劝行动,传达国家追逃政策方针,指明“主动归案可以依法从宽处理,长期潜逃是没有出路的”,打消侥幸心理,敦促家属劝说在逃人员投案。同时,用真心感化在逃人员,待之以诚、动之以情,使一个个在逃人员走上了投案自首、争取从宽处理之路。

  2月5日,农历腊月廿七,省检察院挂牌督办的、涉嫌挪用公款100多万元的犯罪嫌疑人汪某向涟水县检察院追逃小组投案自首。

  汪某曾担任涟水县公安局户政科长,却因为沉迷赌博,利用管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本费用的便利,大肆挪用公款,2005年至2008年三年间,被他挪用的公款达100多万元。

  八年里,检察官积极做其亲戚的思想工作,跟他们讲政策、讲法律,动员亲属规劝其主动投案。同时,通过信息化侦查手段不断查找其下落。通过全方位调查了解,搜索面逐渐缩小到云南中缅边境一带。

  淮安市检察院、涟水县检察院派人前往云南,与当地检察机关追逃部门协调,通过云南边境协查追逃机制和中缅刑事司法协作模式协助查找犯罪嫌疑人汪某,在中缅边境形成了一张多部门联合参与的强大抓捕网。

  2016年春节前夕,在家家户户团圆过新年的气氛下,面对检察机关强大的追逃抓捕攻势,汪某最终选择主动联系司法机关投案自首。

  逃得再远再久也逃不出法网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

  近年来,淮安市检察院积极与有关部门清理在逃人员持无效、过期证件出逃或以假身份、假结婚、假投资等欺诈手段潜逃的情况,严密布控,实施抓捕,让潜逃多年的嫌疑人最终浮出水面。

  1999年11月12日上午,淮安市淮安区储户王某来到中国银行淮安支行某营业部取款时,发现8万元现金不翼而飞。

  银行核查后发现,负责办理王某存款业务的记账员李某有重大嫌疑,便立即与他联系,却发现他已不知去向。于是,银行负责人立即向淮安区检察院报案。

  原来,李某因为赌博欠下了20多万元的外债,走投无路之时,他将目光盯上了储户的存款。1996年至1999年10月,李某利用职务之便,先后作案六起,非法获得人民币合计数十万元。在事情即将败露之际,他连夜逃亡,整整17年杳无音信。

  淮安区检察院通过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同时追逃小组先后奔赴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对李某的社会关系进行筛查,耐心向他的儿子、兄弟姐妹等亲属宣传政策法律,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2016年3月18日上午,淮安区检察院追逃小组接到广东省惠来县某派出所的电话,称他们办案中发现一个名叫“谢良平”的男子,其信息与通缉令上的李某极为相似,请求予以确认。

  淮安区检察院追逃小组联合公安民警共七人连夜飞往广东,于3月20日凌晨赶到了惠来某镇。很快在看守所见到了“谢良平”。面对突然听到的老家方言,“谢良平”很快承认:自己正是潜逃了17年的李某!

  “腐败分子不论逃得多远、多久,都应该知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科技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侦查能力,让腐败分子无所遁形!”肖天奉说。

  □本报通讯员怀剑丁秀光张士海

编辑: 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