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掀起冬春水利建设热潮 已完成投资28.3亿

28.11.2015  11:02

  战鼓声声闻彻耳,号角长鸣催人进。

  初冬时节,朔风呼啸,黄河故道下段水利治理工程项目现场却如火如荼,各种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忙得汗流浃背……

  作为有史以来淮安自主实施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基建项目,黄河故道下段治理工程现场呈现的繁忙景象,仅仅是我市全面推进冬春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放眼全市,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水利项目施工场面。

  今年以来,全市水利系统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年度水利工程建设任务,重点实施流域防洪、区域治理、农村水利、城市水利、水生态等十大类75项重点工程,全年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

  按照市委、市政府“上水平”之年的要求,市水利局紧扣“改革攻坚、创新提升”这一主题,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抢抓机遇,重点重抓,于9月19日启动了全市水利工程建设“百日攻坚”活动,全面掀起了冬春水利建设热潮。截至目前,全市水利工程建设已完成投资28.3亿元,占年度计划94.3%,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形势下,与去年同期相比不降反超,继续保持水利投资高位运行,用生动实践谱写了兴水富民的华彩篇章。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水利事业发展,‘水利’被列入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更加凸显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尤其中表示,市水利部门将以此为契机,秉持新理念、明确新思路、把握新目标、凝聚新合力,积极融入全市大局,主动找准站位,重点加大项目谋划,重点推进工程建设,重点提升水利投资,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水利支撑,奋力实现“十三五”期间淮安市水利事业跨越发展。

   重点项目:一着不让快推进

  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加快推进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和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目标的顺利实现,离不开水利项目的强力支撑。

  为强力推进水利重大项目建设,淮安水利人行动迅速,“”字当头,各工程建设处发扬“五加二”和“白加黑”的干劲拼劲,最大程度组织人员、调配机械及施工材料,确保工程进度。

  今年夏日,受汛期和前期审批因素影响,部分城市水利项目进度较缓。为了集中精力抓工程建设,市城市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处全体人员主动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搬到工地一线办公,以更便捷地检查督导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困难,想方设法破解制约建设进度的瓶颈。将每一个年度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每月完成多少、每周完成多少、每天完成多少都有具体的指标,每天要干什么、重点干什么,一目了然。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力以赴一着不让,确保每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争分夺秒抢抓在建项目进度的基础上,水利部门还突出重点开工一批工程。黄河故道下段治理工程是省、市重点工程,也是完成年度任务的关键性工程,计划年底完成投资2.7亿元,时间紧,任务重。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紧锣密鼓完成项目各项前期工作。9月14日,该项目初步设计获省发改委批复,当日,即组织会商招投标事宜;10月8日,工程完成招标投标;10月20日,施工图纸通过审查。与此同时,建设单位“双线”启动、并联作业,及时开展树木砍伐清障等工作,确保合同一签订,施工单位就能立即进场施工。此外,列入今年市政府一号文件的23个城市排涝、水生态文化工程也在抢抓前期工作,确保在11月份全部开工建设。

  秋冬时节,正是水利施工的黄金时期,水利部门抢抓时机,分析形势,对尚未完工的项目进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上足人力、机械、材料,击鼓奋进,攻坚克难。

  经过奋力鏖战,境内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全面完成,淮河入江水道整治、洪泽湖大堤加固、分淮入沂整治等治淮工程主体基本完成;病险涵闸加固改造工程涟水唐响河闸、淮阴区淮泗调度闸、淮安区胡庄闸顺利完成;大型泵站改造工程杨庙北站完成,杨庙南站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盱眙县仇集大涧工程通过完工验收。

   农村水利:兴水惠农润心田

  农村水利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水环境是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坚强保障。淮安水利人时刻牢记水利是农业之根本,把农村水利工程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真正让民生水利服务民生。与此同时,突出打造精品工程,在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让水利工程本身也成为一道风景。

  今年以来,市水利部门继续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农村饮水安全、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为重点,将农村水利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然而,农村水利工作复杂而又繁重,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协调。对此,水利部门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修编工作,为组织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提供规划引导。积极推广涟水县的经验做法,以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委员会作为平台和抓手,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据,对各类支农涉水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安排,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规划整合项目、项目整合资金,推动项目实施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努力提高项目资金的整体绩效。

  截至目前,全市农村水利已完成投资11.46亿元,占计划投资96%。累计出动机械24.9万个台班,投工140.8万个,完成土方4509万方;兴建建筑物9134座,新建改造泵站244座,新建防渗渠道676公里;疏浚县乡河道359条,整治村庄河塘1150个;改造农桥629座。7个县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全面完工,5个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并发挥效益。这些农村水利工程的建成,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也交出了一份兴水惠农的新答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扎实推进,今年计划解决57.12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实际落实建设任务60.08万人,较原计划增加2.96万人,目前已完成计划投资的95%。其中,金湖、淮安、洪泽、盱眙等四县区已经完工。据江苏水利工作简报第21期通报,淮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居苏北5市之首。

   改革发展:“水韵淮安”展新姿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淮安水利人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加快水利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水利建管领域的改革创新力度,更加注重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统筹,更加注重大中小工程配套,更加注重城乡水利协调,更加注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着力打造“水韵淮安”品牌,努力把淮安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绿水城市。

  深化“五位一体”管护改革。按照市委书记姚晓东要求,将“小型水利工程改革取得的经验向农村改革试验区全面推广,在推进改革中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向改革要红利,让群众得到实惠”。目前,在全面总结洪泽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市41个乡镇、422个村正式试点推广“五位一体”管护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深化水利建设体制改革。在全省较早推行水利工程建设集中监理制,并在全市农水项目中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行项目代建制、集中组建项目法人、设计施工总承包等新的建设管理模式。强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串标”“围标”治理专项行动,实现一案一查,加大建设违约行为的惩罚力度。

  深化水利投融资制度改革。水利融资投资实现新突破,全年系统实现融资23.55亿元,其中水利资产公司成功发放过桥贷款20亿元,各县区水利融资3.55亿元。一批项目创新融资新模式,通过政府承诺、公司担保向银行融资贷款,解决了黄河故道水利治理配套资金难题;白马湖保护与开发项目首次采取PPP融资模式并获成功。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水利系统将准确把握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紧完善“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统筹谋划好今后五年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工程布局、体制机制等,切实把新的发展理念贯穿于水利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补短板、破瓶颈,增后劲、上水平,促发展、惠民生,着力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和美丽淮安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冬来,春亦近。今冬明春,正是水利建设的“黄金季”,战鼓已然擂响,冲锋号催人奋进,水利人顶着呼啸的寒风,怀揣着对春的憧憬,把危机感深埋心底,把紧迫感化作动力,提振精气神,奋力克难攻坚,坚决不负掷地有声的承诺,立志把“河清湖晏、淮水安澜、生态水城、美丽淮安”的水利现代化愿景,一步一个脚印地展现其现实模样,保障河湖畅通、清水畅流,实现人水和谐、水美水韵,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优秀的治水兴水答卷。(张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