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金融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03.2016  10:55

  2015年,淮安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97亿元,同比增长20%,高于同期全市GDP增幅近10个百分点;社会融资总额3262亿元,同比增长20%。全市存款同比增长16%,增速位居全省第三;贷款同比增长15%,增速位居全省第五,金融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这是9日召开的淮安市金融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


  企业上市工作再创佳绩。去年,全市共有20户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其中井神盐化在上交所上市,宇天港玻在港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8户企业挂牌新三板,澳吉尔农业科技在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挂牌,9户企业挂牌区域性股权市场,形成了境内境外、场内场外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金融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在全省率先出台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初步建立了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运行框架。农村“两权”试点深入推进,金湖县成为全国试点县,去年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达2934万元。在全省率先开展金融干部双向挂职工作,受到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金融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去年,全市新组建各类金融机构10家,华夏银行淮安分行、兴业银行淮安分行和省再担保淮安分公司顺利开业;淮安融资网成功上线运行,融资额达到79.66亿元;加大债券融资工作力度,全市债券融资达85亿元,同比增长24倍;全市金融机构对接重大项目108个,对接金额达到624.8亿元;与省农发行、华夏银行南京分行分别签署总额为480亿元和3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增强了金融资源的支撑作用。


  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开展金融生态县创建工作,建成金融生态优秀县区4个、达标县1个。在政府主导下,神州轮毂、华尔润等多家企业不良贷款得到化解。做好打击非法集资工作,重大案件得到妥善处置,全市金融业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银行机构总体运行平稳、备付能力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