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粮食机械烘干产业化发展亮点纷呈

03.06.2016  16:17

  粮食烘干机械化是保障粮食安全、提升粮食品质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淮安市农机部门立足补齐短板和拓展领域新要求,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大力推进粮食烘干机械化并取得积极成效。

  区域布局持续优化。各地在坚持收储烘干与产地烘干协调推进的基础上,科学布点区域性烘干中心,截止到5月10日,全市新建区域性粮食烘干基地35个,累计达到61个。洪泽县以“率先争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目标,在国家和省级补助的基础上,争取县财政对粮食烘干机具给予每台2万元的辅助设施补助,对批处理能力达60吨以上(含60吨)每个再给予10-15万元的配套设施建设补助,全县今年新建设粮食烘干中心达15个,实现农业乡镇全覆盖。

  机具推广再创新高。按照“500亩左右粮田配一台烘干机”的建设标准,各地通过组织技术培训、企业观摩、作业指导和项目支持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发展粮食烘干机械,截止到5月10日,全市新增粮食烘干机械达222台,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洪泽、金湖、淮安等县区组织区域内技术骨干和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代表,远赴安徽及我省无锡、泰州等地烘干机生产企业考察观摩和培训学习。

  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全市粮食烘干中心建设能够如此快速见效,主要得益于良好的机具性能、充足的市场需求以及突出的经济效益。目前投资建设粮食烘干中心的主体是农机合作社及种粮大户,在满足自身作业需求的同时,还积极为周边农户提供市场化粮食烘干服务。据金湖万丰农机合作社(粮食烘干中心)负责人姜勤介绍,该中心在满足合作社粮食烘干服务基础上,还积极开展粮食烘干、收储等市场化服务,2015年烘干粮食超过2万吨,仅2年多时间就收回了近300万元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