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积极发展木本油料产业

02.05.2017  11:04
        淮安市上下围绕“绿色淮安”建设,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号)精神,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珍贵用材树种培育行动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结合淮安实际,在相关县区陆续开始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目前累计改造和新建木本油料基地5700亩,其中,薄壳山核桃基地5300亩,油用牡丹基地400亩。
        盱眙县是我市较早种植薄壳山核桃的县区,从2008年开始发展薄壳山核桃,最早在河桥镇玉皇山、桂五镇山红林场、天泉湖镇范敦桥玻璃港开始种植。目前栽植面积约3000亩,主要集中在天泉湖镇、仇集镇、河桥镇、旧铺镇和黄花塘镇等地。目前部分已经进入投产初期。
        涟水县木本油料产业示范基地即美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园是省在涟水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点帮扶项目,示范基地集成连片建设,实行良种化、标准化科学种植。目前已经建设高效栽培基地500多亩,栽植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8000多株,主栽品种为“波尼””、“肖肖尼”并配置“马罕”“和“威奇塔”等作为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树配置比例按照5:1,种植成活保存率98%以上。为延伸产业链,保证就地进行深加工所需的原料来源,该县计划在2021年底完成栽植面积5000亩以上。项目全部实施后,可直接解决100个农民就业,带动100户农户增收120万元;同时可间接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薄壳山核桃,促进农民增收。
        2016年2月省委帮扶工作队进驻淮安市淮安区后,积极推动木本油料基地建设。由省林业局挂钩帮扶在淮安区宋集乡条沿村目前发展木本油料基地近400亩,目前已栽植薄壳山核桃近100亩,油用牡丹160亩,今年底前再栽植薄壳山核桃近300亩(含套种油用牡丹160亩)。薄壳山核桃以全省认定推广的波尼、马罕、威斯顿3个品种为主,油用牡丹采用的是2-3年生苗木,以2年生苗木为主,品种为凤丹。基地重点打造薄壳山核桃套种油用牡丹模式,同时逐步开展薄壳山核桃田间试验,研究有关高产稳产的配置模式。
        淮阴区把创新造林营林机制作为发展木本油料的牛鼻子紧抓不放。区、乡两级通过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合作共建等形式,吸引企业、大户等发展木本油料造林。淮安海博集团老板是刘老庄乡人,经多次市场调研,决定回乡创建以薄壳山核桃栽植、加工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栽植薄壳山核桃3000亩,目前已栽植500亩。
        洪泽区西顺河牡丹园项目占地面积100亩,由洪泽区西顺河镇牡丹园艺专业合作社独立建设和经营,建设期限2年。除观赏、经济效益外,还可借用牡丹花期,举办牡丹节和牡丹花会,以花为媒,为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洽谈贸易都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洪泽区西顺河镇建有牡丹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红色廉政教育基地和自采园等,能拉动餐饮业、旅游业,促进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洪泽区西顺河牡丹园开园仪式将于4月15日举行。该区还计划今后发展油用牡丹1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