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着力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水平

17.01.2015  02:40

  近年来,淮安市围绕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大力推行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工程,软硬并举力推农村初中均衡教育。
  淮安市政府安排专项奖补,按照省定Ⅰ类装备标准,重点为100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教室、历史地理教室、科学探究实验室等功能室,逐步实现农村学校装备现代化。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农村初级中学的硬件配备为提升办学层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以淮阴区吴城中学为例,该教学楼配备拥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15间,计算机教室2间,标准化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1间,音乐室、体育室、舞蹈室、图书室、美术室等专用功能室各1间,满足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
  为推动农村初级中学教师素质水平的提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加大对教师现代化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培训力度,通过组织脱产学习、中长期培训等方式,帮助教师真正拓展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实施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选派教师挂职支教制度,各县区纷纷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形式由先前单一的区域内校际间教师轮岗逐步扩大到城乡间支教、教育集团内互派师资等。全市累计已有5000多名教师参加了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有150所农村薄弱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该市实施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工程,其中盱眙县出台《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13–2016)》,制定“一年薄弱提升、二年基本合格、三年优质均衡”的学业质量提升目标;出台《学校结对帮扶制度》,开展优质薄弱学校、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形成以优质带薄弱、城镇带乡村、城镇乡村互动、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淮安区不少乡镇重新规划学校布局,撤消规模小、校舍老化的学校和教学点,将资源集中到镇区的中学,积极争取“校安工程”资金,新建实验楼、餐厅楼、公寓楼,异地新建了实验学校,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