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深化校企合作 促进职业教育新发展

19.02.2016  14:20

      淮安市按照“资源共享、互利互惠”总体思路,深化职业学校企业合作,走工学结合之路,构建“合作办学、共同建设、互设基地、订单培养”的合作模式,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健全机构,保障运行。各职业学校先后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以政、行、企、校专家为成员,建立了由行业、企业、学校共同管理的校企合作组织网络,出台一系列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互惠共赢体系。校企双方建立“七个共同”:专业建设共同负责、互聘人才共同考核、教学文件共同论证、顶岗实习共同管理、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员工学生共同培养、教学质量共同评价。
  多方协作,量身定制。校企联合实施订单培养,学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按照企业职业岗位(群)要求,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订单培养方案,研发校本课程讲义,将理论教学、专业实训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将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结合起来,共同考核和选拔合格人才,在校内完成学生应在企业进行的“岗前培训”。
  校企联合,引企入校。共建集教学、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开放性实训基地,做到校企联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共同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同时,面向市场前沿,向实训基地学员提供理论基础和业界知识以及应用相结合的培训课程和项目,培养出一大批技能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