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区财政:大力保障淮剧事业发展经费

14.11.2014  11:53

  淮安市淮安区是淮剧剧种发源地之一,曾涌现出筱文艳、王志豪等一大批国家级淮剧优秀演员,多部剧目被灌制成唱片,在淮剧界享有盛名。2011年,淮剧被国务院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项目。近年来,淮安市第二淮剧团(以下简称淮剧二团)不断恢复古装戏,赶排现代小戏和小品,走基层下农村,送戏下乡及配合其他各类文化活动和公益性演出。该区财政部门就弘扬淮剧艺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专题调研,积极筹措资金、落实政策扶持,进一步振兴地方戏种。

   一是解决巡回演出补助专项经费26万元。 区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6万元,鼓励淮剧二团送戏下乡到26个乡镇,每镇4场,每场由区财政补助2500元,主要用于演出节目的编排、器材损耗、服装道具的更新等。演出结束后,凭乡镇和社区签单,由区财政局和区文化局共同负责考核,补助资金每半年发放一次。

  二是解决专项创作经费10万元。 淮剧二团每年排出一台综合剧目,积极宣传淮安区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到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和各乡镇及社区演出,将精彩丰富的文化大餐送到城乡一线。区财政专门专项安排10万元用于剧本创作、服饰添置、硬件投入和合作排演等。

  三是解决淮剧专业后备人才培养问题。 淮剧二团现有演职人员面临严重断层,平均年龄47岁。该团在全区及周边县区的中小学毕业生中招录学员20名,学员毕业后,由区人社局和区财政局参照当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才政策执行相关招聘录用和工资发放手续,切实解决了淮剧专业后辈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