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成功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

21.01.2015  19:43

  中国江苏网1月21日讯 近日,省人社厅印发《关于认定首批省级创业型城市和示范城市的通知》,淮安市本级以及盱眙县、洪泽县成功创建江苏省首批“省级创业型城市”,其中,盱眙县被评为“省级创业型示范城市”。在综合测评中,我市创建工作得到了95分的高分,创业环境满意度得分高达94分,高于全省参评城市平均值,综合得分位居前三名,处第一方阵。

  在“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过程中,我市紧紧围绕创业型城市“五大体系”建设,重抓四项举措落实,使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突出组织领导机制完善。市委、市政府将“全民创业”列为支撑战略,组成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创建工作,并在人社局设立创建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引领创建。市人社部门根据省厅下发的年度工作意见和要求,制定计划,创新举措,着力推动创业意识普训、能力提升、平台建设、人才支撑、项目推广、载体推进、帮扶结对、政策落实、绩效考评等工作。全市创业工作有文件、有主题、有活动、有表彰、有成果,圆满完成各项创建目标;二是突出政策支撑强劲有力。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十八条意见》以及《关于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的意见》,每个职能部门都制定了全民创业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确保政策不缩水、不走样,打破以往创业政策“普惠度低、落地难”、中小企业“望文兴叹”的问题。工商部门的“先照后证”、注册资本‘零首付”,税务部门的“一减两免”、“三项免税”,人社部门的农民创业贷款贴息都较好体现了创业政策的引领作用。市人社局将农民和大学生作为创业的最大“潜力股”,实施了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农民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补贴政策具有前瞻性。2013年以来,市人社、财政、统计、工商、工会、妇联等25个部门形成合力,出台扶持创业文件60余份。全市创业成功率56.8%,创业带动就业倍率5.2,创业环境满意率86.5%;三是突出培训服务城乡覆盖。淮安市注重建设社会化的创业培训体系,制定实施的创业培训计划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符合条件的城乡劳动者都有机会获得创业培训。坚持“能力优先”原则,率先把毕业学年的大学生纳入公共创业培训范围,并给予必要的支持,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了市级创业门户网站,配备了专职协理员,为创业者提供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创业贷款、补贴申请、专家指导等后续服务。相关部门、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创业工作,体现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社会行动”。2013年以来,全市开展创业培训6.39万人,落实创业引导资金7800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3亿元,扶持自主创业3.87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6.5万人;四是突出主题活动形成常态。淮安在全民创业工作实践和探索中,以丰富的主题活动,创新的服务手段,不断推动创业意识、创业行为、创业文化枝繁叶茂。坚持一年一个精彩主题,先后开展了“作家与创业者同行”、“创业风采摄影大赛”、“创业项目大赛”、“创业风采展示颁奖晚会”、“创业走进直播间”等活动,让更多创业成功者、创业先行者走上前台。坚持一县一场创业展示。在全市范围开展“创业政策落实年”、“创业服务提升年”专题活动,组织每个县区梳理创业政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创业示范点,通过轮流开现场会的方式,逐一展示,集中观摩,比学赶超。(陈礼进 孙亥)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