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再创新高

12.07.2016  02:07

  今年以来,淮安市农机部门坚持“夏季主攻还田,秋季突出利用”总体思路,稳步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利用。截至7月10日,全市麦秸秆还田面积达到446万亩,还田率达到95.3%,以实际行动促进了全市秸秆“双禁”和“五城同创”工作的有序开展。今年夏季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机具投入多。通过积极加快发展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利用装备,对大马力拖拉机、秸秆还田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秸秆田间捡拾打捆机等还田和利用机具实行普惠制补贴,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119台、与大中拖配套的秸秆还田机械1476台,保有量累计达到2.51万台和1.97万台,基本满足了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作业需求。 

  二是推进进度快。全市还田作业从6月初开始启动,6月5日前作业面积不足30万亩。6月6日以后进入高峰,日均作业面积都在25万亩左右,参加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达到554个,农机户达到6311个,服务组织完成作业面积195.6万亩,达到总作业面积的43.8%。截止6月30日全市大规模还田作业才基本结束,估计全市夏季投入省级补助资金将达到1.08亿元。 

  三是作业质量高。全市重点抓好低留茬收割、秸秆切碎匀铺以及还田三个重要环节的动态跟踪监管和督查,还田耕深要达到12厘米以上,对不符合当地作业质量标准的责令机手免费重新灭茬。按照大功率拖拉机配套还田机械承担秸秆还田作业的主推模式,鼓励大马力机具作业,召开现场演示会106次,培训农民达到1.1万人,秸秆粉碎、秸秆正(反)旋灭茬还田、秸秆铧犁深翻、犁旋一体等新式还田机具纷纷大面积投入使用,全市还田作业质量明显提升。 

  四是技术集成好。市、县(区)均成立了涵盖农科、农艺、农机、科技等多部门的专家组,及时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提供指导与服务,解决技术集成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技术的知晓率与普及率。从2014年起,市局每年从市级农机科技项目资金中安排550万元扶持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累计建设技术集成示范基地30个,面积达到10万亩,有力推动了技术集成工作全面铺开,全市夏季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面积首次突破了2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