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增殖放流活动陆续展开

23.03.2016  09:18

  为全面改善淮安水生态环境,自2011年以来,淮安市每年3月18日及前后举办以水生资源增殖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放鱼节活动。今年该市增殖放流活动正陆续展开。


   内河放流4万尾


  18日下午,该市农委先后组织在里运河、古黄河进行城市内河放流,这是淮安市连续第六年开展水生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今年增殖放流的主题是“养护渔业资源,共建生态淮安”,内河放流品种以草鱼、青鱼、花白鲢和鲫鱼为主,以草食性草鱼和滤食性花白鲢居多。城市内河投放量约4万尾,不过量投放,以防超过河道的承载量。


  淮安市河湖星罗棋布,纵横交错,水产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水生生物资源有所衰退,部分水生生物产卵和索饵场所被破坏,水生生物得不到有效补充,致使水域生产力不断下降,水生生物总量减少,内河主要经济鱼类“四大家鱼”日趋低龄化、小型化、低值化。


  通过在城区内河放流鱼种,增强全社会的生态资源保护意识和民众自觉参与行动,有效促进内河水生生物增殖,改善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体现净化水质、美化生态、乐活自然的人文情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生态淮安建设做贡献。


  据了解,3月正好是禁渔期间,淮安市规定城市内河每年3月1日至5月31日,白马湖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为禁渔期,这期间鱼类等水生生物正处于产卵孵化和幼体生长的黄金时节,禁渔期的设立能有效保护水生动物可持续发展。


  白马湖放流4.5万公斤


  20日上午9:30,白马湖前锋镇亲水平台处,一车车鱼苗抵达,工作人员将一筐筐活蹦乱跳的鱼苗抬到湖边装船。随后,20多条活水渔船运载50万尾鱼苗、5万只蟹苗开到湖中间区域进行放流。


  近几年,该市农委向白马湖投放了300多万元的鱼、蟹苗种,今年又组织资金50万元,购置了青鱼、草鱼、花白鲢等种类鱼苗4万公斤,蟹苗5千公斤。3月14日上午,首批3万只蟹苗在洪泽县岔河镇谢庄水域投放入湖。至3月底,4.5万公斤鱼苗、蟹苗将全部分批在湖区多点投放。


  本次放流品种多、规格大、程序简化,市政府以及市财政、审计、农委、水利、新闻等部门人员直接到湖区现场与渔民一起放鱼放蟹。活动现场,该市农委及渔政支队人员对去年以来收缴的4735条(套)违禁渔具进行了集中销毁。


  放流活动结束后,淮安市渔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电鱼、违反禁渔规定等违法行为,保证人工增殖放流效果,以再现“蓝天白云、碧水绿草、禽鸟翱翔、鱼虾满湖”的白马湖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