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召开全市提升农机化水平座谈会

10.12.2014  04:19

12月5日下午,淮安市召开全市提升农机化水平座谈会,市农机局领导班子、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各县(区)农机局长参加,省农机局办公室主任、洪泽县委常委副县长钱宏光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上,各县(区)农机局汇报交流了近年来农机化水平提升、重点工作推进以及亮点工作创新情况,并针对今后一个阶段农机化水平提升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

会议对近年来农机化工作进行了系统认真总结,分析了存在突出问题,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农机化水平提升作了具体部署安排。印局长指出,近年来全市农机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农机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创新引领,突出科技支撑,强化项目争取,注重能力提升,呈现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作业水平大幅提高、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合作主体竞相发展,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加快发展的氛围日渐浓烈的喜人态势,预计到年底,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其中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50%,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全市农机化已经实现了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会议强调,今后一个阶段,全市农机部门要按照“两个率先”目标要求,主攻重点难点薄弱点,加快农机化水平提升,到2017年,全市在苏北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其中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5%,金湖、洪泽2015年,盱眙、清浦2016年,涟水、淮阴、淮安2017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重点要在五个方面加大力度推进。

一是更大力度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支持,高度重视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工作的组织推进,制定出台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具体行动计划,并在实施省市农机化项目基础上,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增加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引导社会力量推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开展。

二是更大力度加快农机装备结构调整优化,坚持把农机装备结构调整优化作为农机化水平提升的重要支撑,持续精准发力,积极推动落实,确保农机装备结构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主要农作物产中环节生产机械向涵盖产前、产后全程生产机械转变,由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向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机械转变,由一般机具向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具转变。

三是更大力度推进关键环节作业水平提升,重点推广应用流水线播种、规模化育秧,推进标准化育秧工厂建设,巩固提高省级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创建成效;重点加大条播、施肥、镇压、还田等多环节作业装备和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促进小麦播种机械化水平实现恢复性增长;主推“农机合作社+大马力拖拉机及其配套机械+重点区域作业”的还田利用模式,不断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利用率;按照“园区基地先行、关键环节提升”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设施蔬菜、高效水产、规模养殖等关键环节机械及技术应用。

四是更大力度提升农机化管理服务能力,要重视基层基础、队伍建设、安全生产和项目规范等三个方面,不断提升农机化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中的应用效果,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五是更大力度培育农机化发展的示范典型,要加强农机化发展主体的培育,大力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可看、可学、可用”的合作社示范标杆;要重点强化农机示范基地建设,建设一批水稻生产机械化、粮食烘干及精加工、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利用和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要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开展“联耕联种联管联营”试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