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发布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成果

11.03.2015  10:34

  6日,淮安市召开第三次经济普查新闻发布会,通报本市第三次经济普查的主要特点和主要成果。

  

  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该市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通过这次普查,摸清了本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摸清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查实了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

  

  201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4.32万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1.75万个,增长67.9%;产业活动单位5.03万个,增加1.92万个,增长61.9%;有证照个体经营户14.34万个,增加5.01万个,增长53.6%。

  

  按行业分:2013年末,在法人单位中前三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09万个,占25.1%;制造业1.05万个,占24.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0.59万个,占13.6%。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前三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8.29万个,占57.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03万个,占21.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02万个,占7.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2013年末,该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3.17万个,比2008年末增加1.39万个,增长78.2%。其中,国有企业431个,占1.4%;私营企业2.28万个,占71.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43个,占1.1%;外商投资企业213个,占0.7%;其他类型企业0.8万个,占24.9%。

  

  普查数据反映了五年来淮安市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一是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显著增加。全市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五年增加了1.75万个,增长67.9%;从业人员增加46.79万人,增长了43.8%,增幅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私营企业增加8431户,增长58.5%;有证照个体经营户增加5.01万个,增长53.6%。全市二三产业增加值比2008年增加1223.61亿元,增长1.23倍。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从单位结构来看,企业法人单位占比五年上升4.3个百分点,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下降5.3个百分点。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内资企业占比下降,外资企业占比上升0.5个百分点,国有和集体企业法人单位占比下降3.3个百分点,有限责任公司占比上升7.1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占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比重上升2.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6.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