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发展改革委扎实推进援疆成效显著

04.08.2016  12:37

  淮安市发展改革委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主动发挥两地之间桥梁纽带作用,加大人才援疆和民生援疆工作力度,持续推动援疆工作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搭建人才援疆立交桥,在提供智力支持上发力作为。针对七师需求,联合有关部门聘请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的教授分别担任七师的科技发展顾问、法律援疆顾问、职教发展顾问,聘请中国产学研促进协会成路明副秘书长担任七师发展顾问,聘请卫生部、北京医院黄魏宁、杨杰孚等知名专家分别担任七师全民健康顾问、慢性病防治顾问。针对职教发展,结对专业高地。先后组织淮安市6所高职院校与七师职校组建“369职校联盟”,开展专业建设合作。针对“三化”建设,加快人才培育。会同七师研究制定了“名师造就”、“带头人培育”、“英才培养”等六大人才培养计划,共组织实施干部人才培训项目48个,安排援疆资金2290万元,培训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4845人次,为七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还通过团县融合,安排特色培训项目,培训团场一线干部人才60余人。针对技能提升,引导创业就业。牵头组织在淮成功举办了4期计100余人的七师创业培训班,帮助团场职工提升创业就业水平。针对援疆人才,强化作用发挥。先后向七师派出援疆干部人才53名,其中,援疆教师传帮带七师中小学教师75名,援疆医生传帮带医生42名,诊治病人约2.75万人次,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个,填补医疗服务空白4个,促成了南京市中医院与七师中医院合作挂牌“全国肛肠诊疗中心”。针对团场职工,坚持特色务实。

  开启民生援疆直通车,着力提升七师群众的幸福指数。针对第七师实际,先后在123、129、130等5个团场投入援疆资金1.13亿元,援建11304套保障房,有效解决团场职工3万余人的住房问题。累计安排4200万元援助七师医院建成一栋现代化综合楼,为七师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奠定硬件基础。连续两年投入650万元用于126团医院的改造加固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团场就医条件;抓身边的民生,每年安排20万元资助20位团场贫困母亲,帮助她们改善生产生活状况。投入援疆资金4606万元,在5个团场实施道路、集中供热以及小区基础设施配套等7个项目,美化城镇环境,改善团场面貌,提升建设水平;抓生活上的民生,先后向137团捐赠价值15万元的各类书籍,丰富边境团场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了“结一门亲戚”、“交一个朋友”、“办一件实事”和春节送温暖等活动,走访慰问团场连队贫困职工群众、民族困难家庭、孤困儿童、病患老人等计84户137人。争取江苏省妇联支持,开展“音乐种子”春蕾助学行动,资助七师100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小学生正常入学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