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03.08.2015  21:14
        淮安市农委在盱眙县召开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各县(区)农委、经济开发区城乡事业局分管领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观摩了盱眙县旧铺镇、穆店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月亮山生态农业园,交流汇报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这个总目标,坚持“产、管”并重,深入开展六大类专项整治,努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省级蔬菜、畜禽、生鲜乳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8.1%、100%、100%,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市农委主任、党委书记张进成表示,市、县农业部门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执法监管”和“标准化生”两手抓,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风险意识,全面落实“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全市已有113个乡镇建立了监管机构,基本实现“三定一考核”的网格化监管模式,落实379名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及1431名村级协管员,并配备车辆及速测设备,有效提升了基层监管能力。部分县(区)农委还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评价范畴,结合日常检查及年底考核,对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奖惩。大部分县(区)制定下发了协(监)管员管理办法和考核奖补方案,促进了基层协管员队伍稳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全市重大病虫绿色防控推广面积达314万亩,建成永久性“菜篮子”标准化生产基地11.8万亩,创建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20个,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64个、换证41个,新申报绿色食品8个、续展12个。
        农产品监测力度不断加大,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制定下发《2015年淮安市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方案》,组织各县(区)农业监管部门加大对地产农产品监测力度。截至目前,蔬菜例行监测共抽样3232个样品,总合格率100%,“瘦肉精”专项整治共抽样41148个,合格率为100%。组织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兽用抗菌药、生猪屠宰、农资打假等六个方面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8489人次、整治重点区域56个、检查农业生产经营企12052家、查出问题50起,责令整改25起、立案查处22起、移送司法机关3起。
        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展开,信息化监管日趋完善
        按照“分工合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市农委制定下发《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淮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淮安市诚信体系管理平台,以“三品一标”获证企业为重点,逐步将规模化种养殖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资产销单位、收储运单位、生猪屠宰企业基本信息采集及日常监管动态纳入平台管理,争取年底前建成淮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管理平台并投入试运行,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评价分级管理信息化。市、县、乡三级监管机构全部纳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累计发布监管动态91条,上传巡查督查记录482次、录入监测抽样结果7751批次,登记各类监管、检测、标准化等方面培训80余期,培训达4500人次,实现了日常巡查、质量抽检、宣传培训等监管记录的规范化。
        下半年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评价为抓手,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载体,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强化突出问题治理和执法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推进监管能力和制度机制建设,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作者:志林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