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提质增效上水平

29.07.2015  09:03

  今年以来,淮安市农机部门立足“谁种地、种什么、怎么种”的现实需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科学跨越发展“上水平”之年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农机合作社提质增效工程,全市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85个,总量达786个,其中:国家级农机示范社15个,省级农机示范社35个,农机服务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市委书记姚晓东视察夏收夏种工作时,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褒奖。 

   ——加快服务主体培育。 对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要求,全市农机部门积极引导农机大户、种粮大户采取土地、机具、资金等入股方式,充分整合现有辖区农机、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大力创办农机合作社。鼓励不同类型的合作社进行生产要素整合重组,组建农机合作联社,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对照《江苏省农机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办法》,着力培育一批在全市叫得响、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农机合作示范社,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示范辐射功能,实现整体推进,打造服务品牌。 

   ——加大惠农政策扶持。 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积极构建财政资金为引导,个人投资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秸秆还田、购机补贴等项目资金向农机合作社倾斜。组织实施省、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40个,争取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与民生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等金融保险机构合作,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开展农机抵押、金融授信、政策性保险等服务试点,联合人行淮安支行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机合作社专项融资对接会,帮助22家农机合作社争取贷款1938万元,有效化解了农机合作社发展的瓶颈制约。 

   ——加强服务机制创新。 全面推广“托管式”、“订单式”、“五统一”作业新模式,积极探索“联耕联种联管联营”服务新机制,大力引导农机合作社通过租用、入股、托管等方式开展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发展。全市开展全程一体化服务的农机合作社近300家,作业面积占农机作业总面积的55%,累计流转土地34万亩,其中流转土地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四联”农机合作社6家。加快推进农机合作社服务环节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领域由机械作业向农产品生产经营拓展,鼓励支持合作社创建自主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市合作社拥有产品商标31个。积极争取国土、规划等部门帮助化解合作社用地难题,扎实开展企社结对共建,为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