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农机合作社加快发展

11.03.2015  11:04

  近年来,淮安市农机系统按照“注重质量,提升水平”的总体要求,全力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步伐。目前,全市工商注册登记农机合作社达到701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5个,省三星级以上的81个,洪泽祥发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还被评为“‘雷沃杯’全国20家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工作中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推进扶持政策化。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有关扶持政策,支持秸秆还田、购置补贴等项目资金向合作社倾斜,合作社承担秸秆还田、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占比分别达到60%和45%。仅去年,全市争取省、市财政投入就达418万元,组织实施了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41个,进一步壮大农机合作社实力。同时联合人行淮安支行召开专项融资对接会,帮助22个合作社与相关银行达成贷款协议,贷款总额达1938万元。 

  二是支持发展产业化。全力推进“双主体”合作社建设,目前全市既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又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双主体”达226个。同时,积极鼓励合作社创建自有品牌,全市参与品牌创建的合作社达到53个。淮安区根本、清浦区徐海等农机合作社均已拥有产品商标2个以上。金湖万丰农机合作社购进10台高性能烘干机建成谷物干燥基地,开辟了农机化的服务新路子。 

  三是促进创新常态化。重点引导农机合作社通过租用、入股、托管等方式开展土地流转,全市累计面积达30万亩,为全市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做出了积极探索。同时,全市农机部门积极总结推广“托管式”、“订单式”、“五统一”等作业服务模式,探索试点“联耕、联种、联管、联营”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效解决了农民种地难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