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四个强化”助推夏收夏种平稳有序

24.06.2015  14:02
        今年淮安市夏收从5月下旬开始,到6月16日结束,457万亩小麦顺利收获,其中,机收448万亩,机收率达98%;已机插水稻面积85万亩,预计全市实现机插面积将超过300万亩。为高质量高效率组织好今年夏季机械化抢收抢种工作,全市农机部门重点抓好“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机具保障。建立健全区域协作、信息互通机制,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立15个跨区作业接待站,并充分利用“平安农机通”信息平台,及时免费发布各类作业信息,积极引导农机具合理流动,确保夏粮成熟一亩、收获一亩,土地腾茬一块、栽插一块。全市预计投入各类农机具超过10万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水稻插秧机这三大类主要农机装备均超过2万台。
        二是强化技术保障。积极组织农机科技人员深入乡村,通过举办现场演示培训和发放宣传资料,引导广大农机手准确把握小麦机收作业标准、操作规程和减损技术要点,熟练掌握秸秆留茬高度、切碎长度和还田深度指标要求,大力推广规模化、标准化水稻集中育秧新技术,为有效提高夏季农机作业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建立健全农机维修服务网络,组织对全市4万余台农机具提前进行了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农机具以最佳状态投入夏收夏种。积极协调农机企业、经销商备足零配件,组织维修小分队在“三夏”期间下乡巡回服务,保证故障农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联合石化部门在全市设立70个保供加油点,大力推行“三优一免”农机加油服务,全力保证“三夏”农机用油需求。
        四是强化安全保障。组织全市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检审农机具6065台,新办牌证2582件,落实农机政策性保险1.55万单,积极推动各地农机、安监、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三夏”农机安全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严防拦机截机等扰乱市场行为,为“三夏”抢收抢种顺利推进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周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