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哥俩为逃债务演双簧 “偷鸡不成”反被识破

12.01.2015  18:59

  中国江苏网1月12日讯(通讯员 夏传惠 郑冰 记者 米格)2015年1月初,法院再审判决书生效,债权人安女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假的真不了,感谢检察机关的监督!”经过淮安市淮阴区检察院的依法监督和法院再审,一起虚假诉讼水落石出。

   案发,源自案外人的举报

  2014年的春节刚过,淮阴区检察院民行科接待了信访群众安女,她怒气冲冲地拿着一份民事调解书说,“我举报这份调解书是假的!”

  安女在半年前因为民间借贷纠纷起诉债务人周金,法院最终判决她胜诉,她拿着判决书信心十足请求执行,却被现实狠狠地泼了冷水:周金的工资已被另一案件执行了,申请执行的是周金的亲弟弟周生!

  亲兄弟打官司!安女感到事情太蹊跷,颇费一番周折打听后,进一步疑问:一是两个案件的诉讼时间点“巧”啊,周生在其起诉周金之后,就立刻起诉其哥哥周金承担一笔15万元借款的保证责任;二是亲兄弟借贷纠纷案了结“快”,审理时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无任何争议,迅速达成调解协议,迅速进入执行程序。

  安女认为:“这亲兄弟俩人才啊!骗谁啊,演双簧呢,编造虚假债权债务,阻止我真实债权的执行。”

   调查,发现更多的虚假证据

  虚假诉讼,是指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谋编制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院的审判权、执行权,非法侵占或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财产或权益的诉讼行为。说白了就是原被告串通打了一场假官司。

  淮阴区检察院经审查,以涉嫌虚假诉讼立案。检察官找到了周生,依法告知其虚假诉讼的危害和法律后果,要求其详细陈述出借15万元的情况,以及周金提供担保等事实。周生口头上否定虚假诉讼,回答提问却闪烁其词,神情紧张,出现多处前后矛盾甚至与原审开庭笔录中记载的也不一致。检察官根据其陈述,到相关银行调取全部交易记录,未发现其有15万元转账信息,周生作了虚假陈述,其涉嫌虚假诉讼的嫌疑逐步放大。

   真相,虚假调解被撤销

  淮阴区检察院以涉嫌虚假诉讼,且原审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为由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再审过程中,惯演双簧的周金仍坚称其与兄弟周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是真实的,诉讼也是真实的,周生却绷不住了,承认了提起诉讼是为了对抗安某的债权执行。

  最终法院认定周生诉周金借贷案属于虚假诉讼,再审判决撤销了周生与周金之间的民事调解书。

   结局,偷鸡不成蚀把米

  周金为了对抗安女的债权,拉着弟弟周生导演了这样一起虚假诉讼,最终却未能逃过法律的监督,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又白白多交了一笔诉讼费,甚至差一点被追究刑事责任,实在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