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制定政治生态评价体系为干部部门“画像”

09.01.2017  18:33


        淮安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科学量化的政治生态评价体系,通过73个动态观测点采集信息,为领导干部、地区和部门“画像”,让政治生态建设有了抓手、落到了细处。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评价体系既突出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又注重履行职责情况;既立足于集成现有考核,又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测评。”淮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晓雷介绍,通过评价,既要发现问题、抓早抓小,又要起到正面引导的效果。

        淮安分类制定政治生态评价体系,每项指标对应若干观测点——

        针对市管领导干部,包括廉洁度、公正度、诚信度、满意度等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比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四风”问题查处情况,被信访举报查实、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行政问责、纪律处分等情况,“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情况,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及财产申报是否真实等;

        针对市直部门,包括廉洁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社会评价等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比如,选人用人是否存在不正之风,公职人员违规违纪率,“三公”经费使用管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补偿制度执行、优化审批流程、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畅通信访渠道等情况;

        针对各县区,包括干部清正廉洁、主体责任落实、权力公开规范、社会公平正义、社会评价等5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比如,廉洁教育日常化情况,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情况,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情况,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监督情况,党政正职重点权力监督制约执行情况,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量和增幅及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等。

        “3个板块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市管领导干部评价数据纳入所在市直部门、县区评价,形成市管干部为基础、市直部门为关键、县区评价为核心的系统评价体系。”李晓雷介绍,政治生态评价不仅要看“硬指标”,更要看老百姓“真感觉”,三个板块均引入社会群众的第三方调查结果。

        评价信息来源于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考核数据,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的执纪执法数据,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统计局等部门日常工作资料及民意调查结果,确保数据信息客观公正。政治生态按年度进行评价,2016年度的评价在今年元旦后启动,评价结果作为市委部署党风廉政建设、评价使用干部的参考依据,并对得分不高的个人、单位和县区实施预警,及时提醒谈话。(黄伟)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