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润州法院何以四次荣获集体一等功

11.03.2016  09:07

  近日,镇江市润州区法院喜讯连连:第四次获省高级法院集体一等功表彰,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区效能测评总分96.22分五度蝉联冠军,获评2015年机关效能建设优秀单位,获润州区综治、法治和平安建设先进部门,2015年度特别贡献单位……

  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接踵而来,每一项荣誉都是一首激情的赞歌,更是积极奋进、司法为民的生动诠释。作为曾经的“全国优秀法院”,润州法院近年来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法治需求,准确把握新时期的司法工作要求,凝心聚力、克难奋进,各项工作得以创新发展。

  不进则退,有想法、有创意、有特色才能不负曾经的荣誉。“第四次获得省法院集体一等功表彰,对我们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在很多方面仍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院党组书记、院长岳益民不久前在党组中心组会议上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审判工作求创新

  “你还年轻,人生之路还很长,这次法庭给你的机会你要珍惜。年轻人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能认真悔过,仍然会有一个光明的前程。法院和你居住的社区都会共同帮助你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未满十八周岁的王某自小缺少父母关爱,一直随奶奶长大,因犯盗窃罪被判处缓刑。法庭宣判后,法官语重心长地对王某进行了法庭教育。

  判后不久,王某在社区的帮助下找到一份厨师的工作。在每月到法院“报到”的日子里,都会有法官、心理咨询师帮助他心理重建,缓解其心理负面影响。

  润州法院对王某的关爱并非特例,该院在少审工作中提倡亲情审判,凸现人性化。庭审中从“”“”“”多角度进行庭审教育,在法律框架内大胆适用缓刑,鼓励未成年犯开始人生新生活。

  如此,润州法院的少年审判工作正经历着从小到大、从零散到集中、从粗放到精细的发展进程。2015年,该院被评为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

  “我们的青少年维权工作实现了由‘单兵作战’向‘兵团作战’的转变,由单一的课堂教育、简单的灌输教育向覆盖所有未成年人群体、覆盖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的转变,形成颇具特色的少年审判工作机制。”岳益民介绍说。

  少年审判正在司法的呵护下美丽绽放,作为特色亮点的少数民族法律服务站同样精彩纷呈,润州法院早在2009年就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润州区杨家门社区成立了全省首个少数民族法律服务站,为少数民族提供法律宣传、咨询、维权、救助等多元化服务。

  围绕审判服务保障社会民生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除积极开展社区共建外,润州法院广泛搭建集“纠纷调处、法律宣传、民生服务”的一体化“维权”工作平台,先后在市消费者协会挂牌设立“消费维权纠纷巡回法庭”,与润州区妇联联合成立“润州区妇女权益法律服务中心”,与镇江市残联联合成立“残疾人维权法律服务中心”,与区人武部共建“涉军维权合议庭”等6个法院主导、社会参与的一体化维权平台。

  党建工作铸品牌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每月第一个周五下午,润州法院的启园里都会传来朗朗的诵读声。在启园基地开展“青年论坛”等多样化的党日活动,是创新“红色课堂”,启动党日活动的一项新举措。

  “红色课堂”是润州法院精心打造的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党建品牌,该院坚持以示范为要求,为加强党的建设树起了标杆。润州法院曾作为全国基层法院的四家代表之一,参加了最高法院在福建龙岩召开的党建工作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研讨论文荣获全国一等奖。“创文化育廉机制,促党风廉政建设”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50个法院文化特色项目之一。

  为进一步完善“红色课堂”的示范效应,润州法院以“数字化平台”和“启园”两大载体建设为两翼,以“四服务”工程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了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大数据时代,教育平台的多元化和学习内容的新颖化赋予“红色课堂”更多生机和活力。润州法院依托互联网设立“党务公开网、支部书记讲堂、党员QQ群、支部微课堂”等,实现政治思想教育“全天候、无缝隙”。

  法院文化创特色

  润州法院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示范点创建,建立形成了廉政文化、党建文化、制度文化、审判文化、道德文化、礼仪文化、艺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七位一体”的法院文化体系,2015年被授予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润州法院的文化并不是一种轰轰烈烈的造势,而是将长期不断、润物无声的教育渗透到每个工作节点,每一个法官。有了这样的文化与素养底蕴,就会有连续16年零违纪这样一个队伍的成果。” 2014年9月24日,八省市十四名全国人大代表前来润州法院视察,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政协常委、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李瑞丰如是说。

  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润州法院在全省首创的法制道德教育基地“启园”融入群众路线教育的元素,把党的群众路线百问知识用剪纸镌刻,悬挂在办公区走廊和审判法庭,成为干警“正衣冠,照镜子”的场所。组织开展“四万四实”主题实践活动,每个党员干警进村入户联系走访群众,帮扶困难家庭。开设官方微博、法官微博、微信服务号、党员热线电话,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

  □本报通讯员王蒙本报记者翟敏

编辑: 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