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说闲话少了干实事多了

30.07.2015  09:55

  “向心力”工程让农村党员面貌焕然一新

  新华报业网讯“过去开会,敲锣打鼓找不到人,现在抢着发言”。“过去,什么党员不党员?每月几块钱的差别。现在,谁还会把自己混同普通群众?

  7月中旬,记者在涟水县跑了6个乡镇,采访多位基层党员,得出一个印象:农村党员状态大不一样了。

  变化,源自于“一个工程”。去年下半年,涟水实施的农村党员队伍“向心力”工程,激发了党员的在党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得到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的肯定。他说,“新形势下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归拢队伍、凝聚人心,通过建立新机制、搭建新平台、创设新项目,使农村党员活动开展、能力提升、作用发挥。涟水的‘向心力’工程作了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

  “向心力”工程,来自现实的迫切需要。涟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林波说,“下乡调研,发现部分农村党员存在党性观念淡、荣誉意识差、致富本领缺等现象。各种各的田,组织喊破嗓子不回应。在党不为党,在党不为党说话。锅不热,饼不靠,农村党员的‘向心力’不提高,农村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迎新春,向组织报到”主题活动,打响了“向心力”工程的第一枪。“今年春节前接到组织电话,要我春节回家跟他们报个到。激动啊,十多年没与组织联系了。”在外打工的唐集镇废窑村党员王兵说。组织寻党员,党员也纷纷打听组织,全县农村428名长期“失联”党员重回组织怀抱。

  人回,心更要回。县里出台红头文件,规定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为“党员统一活动日”。各支部用这半天开展政策宣讲、报告学习、自由讨论、总结点评,形成常态。

  联系经常化,增强了农村党员的归属感、认同感;而服务个性化,则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林波说,对农村党员要管理,更要服务。 “过去穷,如今镇里出钱出场地,帮我成立了大龙农机合作社,手里有插秧机、收割机30多台,一季能苦三四十万元。60多位村民跟着我干,天南地北去收麦子,人均一季能赚两三万,村里谁不说我好?”红窑镇三村村党员梁海说。

  “服务农村党员,县里投入的都是真金白银”,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朱郁草说。“缺项目,有3331创业致富工程,即用3年在全县培育3000户党员创业致富典型、引导300名党员兴办个私企业、建设100个有一定规模的种养殖、加工示范基地。缺资金,有农村党员创业贷款、创业基金,2万元以下的全贴息。农村党员获得感越多,才能带领致富多,群众才能得利多”。

  对于个别党员的思想滑坡,“向心力”工程又送来关爱一体化,增强他们的荣誉感。红窑镇新灯塔村党员沈义桂得了重病,镇党委给他联系好医院,出了2万元首期治疗费,又发动社会捐了6万,把他从“鬼门关”救了下来。“农村党员也是现实中的人”,林波说,县里拿出300万元设立党内关爱基金,补贴农村困难党员,已有1297名农村党员领到补贴金。一体化关爱巧打“情感牌”,让心“安家”,农村党员荣誉感、自豪感大大增强。

  “涟水党员干部不缺能力、智力和战斗力,最缺的是精气神”,淮安市委常委、秘书长、涟水县委书记肖本明说,“向心力”工程弥补了这块短板。现在,涣散的党性、人心又回来了,冷眼旁观的少了,干事的多了,全县农村党员真正成了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富的“一面旗”。

  唐集镇有100多名流动党员在苏南打工,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镇党委书记徐雷说,“他们甘当家乡招商引资的联络员,5000多万元的朗金箔业、6000多万元的墨菲家具,都是他们介绍回来的。下午镇里在无锡的招商会也是他们组织的,住宿、吃饭都是他们跑。党员不党员,就是不一样!”本报通讯员李卫兵本报记者蔡志明

编辑: 王高峰、王瑶